第九章:黄河暗涌
子夜的黄河在月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张启明独自站在中山桥上,手中的加密手机突然震动,屏幕显示出一串乱码——这是他与网络安全局约定的紧急信号。
"张先生,我们监测到境外服务器正在暴力破解基因库。"耳麦里传来技术人员急促的声音,"对方使用了量子计算技术。"
张启明望向黄河北岸那片新建的写字楼群,其中一栋属于王天宇名下的生物科技公司。"继续监控,启动'货郎计划'。"他低声说。
---
与此同时,在医院康复中心的花园里,李秀兰正与王占奎进行着三十年来第一次心平气和的谈话。
"你父亲留下的那本笔记,"王占奎摩挲着轮椅扶手,"其实当年是我从洪水里抢出来的。"
李秀兰震惊地转头:"可是德厚叔说..."
"你德厚叔抢的是电视机,我抢的是漂在洪水里的公文包。"王占奎望着远处路灯下的飞蛾,"那晚我翻开笔记,看到你父亲记录的沙棘基因数据,就知道这会改变会宁的命运。"
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一个油布包,层层揭开后,是一本保存完好的笔记:"这些年,我一直在等合适的时机。"
笔记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的合照——年轻的王占奎与李秀兰的父亲并肩站在沙棘林前,背后用钢笔写着:"为会宁守护希望。"
---
产业园地下实验室,马晓燕正在调试新安装的量子加密设备。突然,所有屏幕同时闪烁,跳出一个倒计时窗口:71:59:59。
"启明!他们突破了第一道防火墙!"
张启明冲进实验室,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启动备用电源,断开外部网络。"
但倒计时仍在继续。70:23:17...70:23:16...
"这是内网传播的病毒!"马晓燕惊呼。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禁系统突然失效。几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走廊,红外线瞄准器的红点在防弹玻璃上游移。
"趴下!"张启明扑倒马晓燕的瞬间,玻璃应声而碎。
---
黄河边的废弃码头,王天宇正在与史密斯派来的代表对峙。
"我要先见到我妻子。"王天宇握紧手中的U盘。
黑衣男子冷笑:"交出基因数据,你明天就能在洛杉矶见到她。"
这时,王天宇的手机收到一段监控视频——他的妻子被绑在椅子上,背后是熟悉的会宁特产包装箱。拍摄地点就在本地!
"你们把她带到了中国?"王天宇瞳孔收缩。
"很意外吗?"黑衣男子掀开旁边的篷布,露出里面的冷链运输车,"你们会宁的物流网络确实方便。"
---
医院里,李秀兰翻开父亲笔记的最后一页,突然发现几行用特殊药水书写的字迹:
"沙棘基因锁的关键不在实验室,而在大沟村古烽火台下的地窖。1943年,我们在此藏匿过重要物资。——李弘毅"
她立即拨打儿子的电话,却只听到忙音。一种不祥的预感让她挣扎着站起身,按响了紧急呼叫铃。
---
凌晨三点,张启明和马晓燕被围困在实验室的安全屋内。对方的切割机正在破坏最后一道防护门。
"还有多久?"马晓燕检查着手中的数据硬盘。
"足够完成数据传输。"张启明将手机贴在保险柜的感应区,"但我需要你从通风管道离开。"
"不可能!"
"记得我们在大沟村发现的那个地窖吗?"张启明突然说,"带着这个去找王天宇。"
他塞给她一个老式怀表,表盖内侧刻着三个孩子的简笔画。
当防护门被攻破的瞬间,张启明平静地举起双手。为首的蒙面人扯下面罩,露出史密斯冷酷的脸。
"张先生,你的‘货郎计划’很精彩。"史密斯用流利的中文说,"但现在,该交出真正的基因密钥了。"
窗外,黄河的波涛声突然变得汹涌,仿佛在预告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第九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