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金城誓约
晨雾笼罩着兰州大学计算机中心,张启明独自站在机房外的梧桐树下。距离母亲手术已经过去七十二小时,但他的指尖仍残留着那份基因文件的冰凉触感。
"启明。"马晓燕从雾中走来,手里捧着热腾腾的豆浆,"陈教授在实验室等我们。"
遗传学实验室里,陈教授正对着基因图谱皱眉:"秀兰父亲的加密程序很巧妙,但对方显然雇用了顶尖黑客。"他指向屏幕上一串异常数据流,"昨晚开始,有人持续攻击我们的服务器。"
张启明突然想起什么:"晓燕,你记得王天宇的硕士专业吗?"
"生物信息学..."她的脸色突然变了,"他在斯坦福的研究方向就是基因数据破解!"
---
同一时刻,黄河北岸的私人会所里,王天宇正面对着一个视频会议界面。屏幕那端的外国男子语气冰冷:"王先生,我们给你的期限只剩48小时。"
"再给我一点时间,史密斯先生。"
"时间?"史密斯冷笑,"你父亲已经把你持有的所有股份抵押给我们了。"
视频切断后,王天宇颓然倒在沙发上。手机里存着昨夜偷拍的照片——张启明和马晓燕在实验室并肩工作的身影。那个他曾经视为挚友的人,那个他暗恋多年的姑娘,如今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他突然抓起车钥匙,冲向地下车库。
---
产业园的危机接踵而至。上午九点,税务部门突然进驻查账;十点,银行通知贷款额度冻结;十一点,三个重要客户同时提出解约。
"这是有预谋的围剿。"张建军在紧急会议上握紧拳头,"但三十年前我们白手起家时,什么风雨没经历过?"
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每一张面孔:"老刘,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你骑着摩托车给隔离小区送货吗?小王,2012年暴雨冲垮道路,你蹚着齐腰深的水去抢救快递..."
每个被点到名字的人都挺直了腰杆。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李秀兰坐在轮椅上被护士推进来,脸色苍白却目光坚定:
"我刚联系了深圳的同学,他们愿意提供应急资金。"
"妈!您怎么出院了?"张启明急忙上前。
"这个时候,我必须在。"她握住儿子的手,"记得你外公常说,货郎最知道哪条路能通长安。"
---
午后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王天宇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他站在张家老宅门外,手中紧握着一个小时候张启明送他的指南针。
开门的是马晓燕。看到他,她愣了一瞬,随即侧身让开:"进来吧,启明在书房。"
书房里,张启明正在整理祖父的货郎担。看到王天宇,他平静地指指对面的椅子:"我知道你会来。"
"你们赢了。"王天宇苦涩地说,"我父亲抵押了全部家产..."
"不,"张启明打断他,"是我们都输了。输掉了小时候在这棵槐树下立下的誓言。"
马晓燕默默递上一本泛黄的相册。翻开第一页,是三个孩子在大沟村沙棘林里的合影,背面稚嫩的笔迹写着:"我们要让家乡变得更好。"
王天宇的眼泪终于落下:"他们控制了我在美国的妻子..."
"我们知道。"张启明打开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戴墨镜的女子,"国际刑警已经开始行动了。"
---
黄昏时分,在产业园最高的观景台上,三家人罕见地齐聚一堂。王占奎由儿子搀扶着,第一次低下了头:"建军,我..."
张建军抬手制止:"老王,还记得咱们年轻时一起去陕西进货吗?半夜遇到山体滑坡,是你把我从塌方的土石里挖出来的。"
"三十年了..."王占奎老泪纵横。
李秀兰轻轻展开一份计划书:"这是联合开发沙棘产业的方案。基因数据属于全体会宁人,收益由三家公司共享。"
夕阳把三个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一起挑着货担走四方的年轻岁月。
深夜的实验室里,张启明和马晓燕终于破解了最后一道防火墙。当完整的基因保护系统启动时,屏幕上映出他们依偎的身影。
"还记得我们十二岁的约定吗?"马晓燕轻声问。
"当然,"张启明握住她的手,"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月光洒在静静流淌的黄河上,见证着这座古城里新的誓约正在诞生。
(第八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