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花月夜》
唐朝·张若虚
诵读:徐佳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 🌔
2、《血脉里的诗行》(节选)
作者:王瑞
诵读:黄鹂
每到中秋,中国人都会有一次凝望,那凝望,有时在水里,有时在天上;
每到中秋,中国人都会静静的遐想,那遐想,有时是泪水,有时是诗章。
更多的时候,中秋是一次团聚,团聚在乡音的倾吐,团聚在久别的故乡。
是的,中国人啊!不管你是耄耋老人,还是懵懂儿郎,不管是初识人事,还是饱经风霜,当中秋来临的时候,你会脱口说出这样的诗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起来,这已经不仅仅是诗行,这是华夏血脉的接续流淌。这里有故乡之爱,这里有祖国之情,也有先辈对儿孙的提醒。特别是在这个中秋的夜晚,仰望明月,总有一个声音会洞穿时空,带着杜甫和李白的思念反复叮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朋友,中秋是中国人血脉里的诗,他上下流动,已穿越了千年的历史,他是文化之根,滋养着华夏文明的果实。
举杯吧,有什么酒能比家乡的更烈更甜。团圆吧,有什么情能比家乡的深切缠绵。
这块土地,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们眷恋,而中秋是祖先很早以前就预留的团圆驿站。如果你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此刻,请举起酒杯,在炎黄尧舜,古圣先贤的土地上,向天地发出我们的祝愿:中华昌盛,家国团圆!
诵读者简介:黄鹂、徐佳,哈尔滨儿童铁路员工联谊会会员,朗诵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