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城市的霓虹与晨光交替,总有一些身影在不同角色里切换,用奔波丈量生活的温度。作者强军先生的《双面人生》,便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位普通劳动者身上——白天是急着送餐、带着火气的外卖员,夜里是坚守规章、神色严肃的保安,两身制服的切换间,藏着无数普通人共通的生活日常。
文章没有宏大的叙事,却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最真实的生活褶皱:傍晚与保安争执时的焦躁、深夜拦下外卖员时的坚持、收到女儿微信时的温柔、接过老人递来黄瓜时的暖意……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生活里的“换位思考”——当自己成为曾经抱怨的对象,才懂每份职业背后的不易;当被他人温柔以待,才知平凡日子里藏着的善意。
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或许都曾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为生计奔波时带着戾气,坚守岗位时恪守规则。而这篇散文最动人的地方,正在于它让我们看见:那些看似矛盾的“双面”,本质上都是为生活努力的模样;那些藏在争执与理解里的温度,才是支撑我们走过琐碎日常的力量。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车筐里的黄瓜上,我们读懂了:生活或许有褶皱,但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让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在角色切换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踏实与平静。(489字)
【散文】
双 面 人 生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傍晚六点半,城市的霓虹灯刚漫过街角的梧桐叶,穿蓝色外卖服的男人就骑着电动车拐进了老旧小区。车筐里还剩最后一份宫保鸡丁盖饭,塑料餐盒在颠簸中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像他此刻没顺完的气。保安亭里的老张探出头,挥着手里的登记本喊:“超时十分钟了啊,按规定得登记车牌号。”
男人捏着车闸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登记登记,就你们事多!”他扯着嗓子回话,声音里裹着白天被写字楼保安拦在门口、被客户催单时的火气,“我这餐都要凉了,耽误了你赔啊?”老张没接话,只是把登记本往前递了递,塑料壳子在暮色里泛着冷光。男人骂骂咧咧地停下车,笔尖在纸上划过的痕迹又重又急,像在跟谁赌气。送完餐出来时,他特意绕开了保安亭,电动车的油门拧得飞快,尾灯在夜色里拖出一道不耐烦的光。
三个小时后,这张带着怒气的脸出现在了小区另一个门的保安亭里。蓝色外卖服换成了藏青色保安制服,沾着饭粒的手套换成了橡胶防滑手套,手里的外卖箱变成了橡胶棍和手电筒。他坐在老张白天坐过的椅子上,面前摆着同样的登记本,只是此刻,他的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里没了傍晚的焦躁,多了几分“按规矩来”的严肃。
夜里十点,一辆白色电动车亮着灯过来,车筐里的外卖袋印着熟悉的logo。“师傅,麻烦开下门,送3号楼的。”外卖员的声音带着讨好的笑意,跟傍晚的他一模一样。他没立刻抬杆,而是拿起登记本:“先登记车牌号和电话,小区规定。”
“啊?还要登记啊?”外卖员愣了一下,语气里透出急慌,“我这单快超时了,客户都催好几遍了。”
“规定就是规定,超时也得登。”他的声音没起伏,手指在登记本上敲了敲,“上次有个外卖员没登记,车停在楼下丢了,最后还不是来找我们?”外卖员没法子,只好掏出手机报号码,笔尖在纸上划的样子,像极了傍晚的他自己。等抬杆升起时,外卖员嘴里嘟囔了句“事儿真多”,声音不大,却刚好飘进他耳朵里。他没生气,只是看着电动车的尾灯消失在楼道口,想起傍晚自己跟老张说话的语气,嘴角忽然扯了扯,露出点说不清的笑意。
后半夜没什么人,他靠在椅子上翻手机,屏幕光映在脸上。女儿发来微信,问他今晚能不能早点回家,说妈妈炖了排骨汤。他回了句“快了,后半夜不忙”,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又补了句“明天给你买你爱吃的草莓”。手机相册里存着女儿去年生日的照片,小姑娘举着蛋糕,奶油沾在鼻尖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他摸了摸屏幕,指尖划过照片里女儿的笑脸,白天的火气好像都顺着这暖乎乎的笑意散了些。
凌晨两点,有辆私家车要进小区,车灯晃得人睁不开眼。他按亮手电筒,走上前敬了个不怎么标准的礼:“您好,麻烦出示下门禁卡。”车主摇下车窗,递过来一张黑色卡片,语气带着酒后的含糊:“都是老住户了,还看什么卡?”
“例行检查,麻烦配合下。”他接过门禁卡,在机器上刷了一下,绿灯亮起时才抬了杆。车主踩油门的时候,嘴里飘出句“拿着鸡毛当令箭”,他没应声,只是看着车尾灯拐进地下车库,转身回了保安亭。桌上的保温杯里,老张白天泡的菊花茶还剩半杯,他端起来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把那句没说出口的委屈压了下去。
天快亮的时候,小区里开始有早起的老人遛弯。穿灰色运动服的老太太提着菜篮子经过,跟他打招呼:“小王啊,昨晚没睡好吧?看你眼睛有点红。”他笑着摆手:“没事阿姨,后半夜不忙,眯了会儿。”老太太叹了口气:“你们这工作也不容易,白天送外卖风吹日晒,晚上当保安熬通宵,可得注意身体。”
他愣了一下,没想到老太太知道他两份工的事。“没办法,家里开销大,多挣点是点。”他挠了挠头,语气里没了夜里的严肃,多了点实在。老太太点点头,从菜篮子里拿出一根黄瓜递给他:“刚买的,新鲜,你拿着当早饭。”他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接了,黄瓜的凉意透过塑料袋传到手里,像一股清甜的风,吹走了熬夜的疲惫。
清晨六点,换班的老张来了,手里提着豆浆油条。“昨晚没出什么事吧?”老张把早餐放在桌上,笑着问。
“没什么事,就登记了几个外卖员,拦了辆没卡的车。”他一边脱保安制服,一边回话,“对了张哥,昨晚有个外卖员跟我急,跟我傍晚跟你急的时候一模一样。”
老张哈哈笑起来:“可不是嘛,咱们这行,白天你拦他,晚上他可能就换身衣服拦别人。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谁也别嫌谁。”他拿起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往下滑,忽然觉得昨晚那些被人嘟囔的委屈、被人不理解的烦躁,好像都没那么重要了。
穿回蓝色外卖服,他推着电动车走出小区。清晨的阳光刚好照在车筐里,他把老太太给的黄瓜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又从口袋里掏出昨晚没吃完的馒头,就着豆浆咬了一口。远处的早餐摊冒着热气,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牵着小孩的手走过,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悦耳。他拧动车油门,电动车慢慢汇入早高峰的车流,脸上没了傍晚的怒气,也没了夜里的严肃,只剩下一种踏实的平静——就像他每天的生活,白天受的气,晚上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补”回来,气消了,班也上了,钱也挣了,家里还有等着他的排骨汤和女儿的笑脸。
路过昨天跟他吵架的写字楼时,他特意放慢了速度。门口的保安正在给外卖员测体温,动作认真又耐心。他忽然想起昨晚那个跟他急的外卖员,想起自己傍晚跟老张说话的语气,嘴角又忍不住翘起来。原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着生活,你今天拦的人,明天可能就成了拦你的人;你今天受的气,明天可能就成了别人受的气。但没关系,只要车轮还在转,只要手里的活还在干,日子就总能往前挪,就像这清晨的阳光,总会把前一晚的夜色,慢慢晒得暖起来。(2198字)
共2688字 2025年9月30日于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