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给中秋的月亮
作者:靳晓鹏
编者按:月到中秋,向来不只是天象,更是一份“千里共此时”的文化邀约。本刊今天推出靳晓鹏的《唱给中秋的月亮》,正是想借诗人的目光,把这一轮亘古如新的明月重新擦亮——让它既照见人间小团圆,也照见大时代的硝烟与祈愿。
全诗七节,从“把月光分给每人一片”的温柔起笔,迅速铺展为“丰年”“舞姿”的欢宴;继而笔锋一转,以“几亿年的明月”俯瞰王朝更迭、战火离乱;最终收束于“台湾回归为时不远”的铿锵祝祷。个人情怀、家国情思与宇宙意识在二十八行里层层递进,形成“小切口—大纵深—高回响”的结构,可谓“举杯邀月”的传统写法的当代刷新。
语言上,作者有意保留口语节奏与歌谣韵味,“舞曲是那么悠扬婉转”“舞姿是那么雅妙翩跹”似可随口唱出;而“几亿年的明月,几万年的情感”又以大时间尺度制造苍凉回响,形成口语与史诗的张力。更值得留意的是,诗人将中秋的“甜”与地球的“苦”并置:同在一片月光下,有人把盏言欢,有人身陷战火;有人叙说丰年,有人流离失所。这种“共时性”对照,让“团圆”不再只是私情,而成为对和平最响亮的呼喊。
中秋是华夏儿女情感的最大公约数,也是观察时代风云的一枚棱镜。靳晓鹏把个人的乡愁、家国的夙愿、世界的战火一并托付给一轮明月,让“婵娟”成为跨越海峡、跨越洲际的“和平使节”。在“月亮”这一古老意象里,他注入了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也注入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怀——月光无差别地“分给每人一片”,恰是对“没有人是孤岛”的最诗意诠释。
值此乙巳中秋,我们愿与读者一起,把这首诗当作一枚“会唱歌的月亮”:让它在万家灯火间低吟,也让它在尚未息鼓的战场上空高悬;让它提醒我们——团圆不仅是回家的那盏灯,更是“让流离的百姓回到家园”的宏大誓愿。愿所有仰望的目光,最终汇成照彻寰宇的温柔之光。
《诗韵楼观》编辑部
2025年10月6日
天上的那轮婵娟,
把月光分给每人一片。
在这中秋的夜晚,
友人们举杯联欢。
舞曲是那么悠扬婉转,
在甜美的歌里畅谈丰年。
舞姿是那么雅妙翩跹,
在欢快中叙说风云变幻。
千里秋光,
万里月圆。
一家人相拥着享受温暖,
说不尽的生活甘甜。
几亿年的明月,
几万年的情感。
阅尽了人間的悲欢離合,
看遍了朝代的血腥更换。
今晚的月亮透着苍凉,
地球的那边还在激战。
炮火给人们带来灾难,
忧伤的情愫浸泡心畔。
今晚的月亮蕴藏希望,
和平的呼声在全球响遍。
让流離的百姓回到家园,
让环宇没有战火蔓延。
今晚的月亮充满力量,
台湾的回归为时不远。
同胞们携手团圆,
民族的复兴会磅礴在天宇之间!
2025年10月2日
作者简介:靳晓鹏,陕西周至人,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髙级职称,担任髙级中学领导多年。是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员,中华教育艺朮研究会员,陕西省历史研究会会员,出版《中国古代谏言史话》,《中国古代谏言三百篇》,《中国近代谏言三百篇》,中国当代谏言三百篇》,《关学巨擘,鸿儒李颙》,《关学巨擘,路德世家》,《大儒李二曲》,《中国古代私学发展研探》等著作。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