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简亦景中秋诗词专刊(金秋中宵合辑)

中秋寄福.七绝(外六首)
——遥寄天涯,共祈安康
作者/简亦景
月满乾坤仙拂袖,
吴刚酌桂贺良宵。
遥瞻玉汉星河邈,
把酒祈祥弄凤箫。
2025年中秋节于孝感
水调歌头·月圆中宵
作者/江南一景
明月仲秋夜,嫦袂舞云端。
广寒宫阙凝素,蟾影映雕栏。
吴质持觞遥贺,玉兔捣霜轻跃,胜景惹情绵。
银汉泛星浪,碧宇渺无边。
倚高楼,思旧事,意未阑。
吟诗弄管,祝福声中梦魂牵。
风送清辉盈袖,雾绕幽林添秀,沉醉不知还。
愿此良辰永,千里共婵娟。
2025年中秋节于孝感
七律·咏 秋
作者/江南一景
翠缕摇金漾碧涟,
丹枫燃焰漫晴川。
青山长护陶家菊,
玄鹤遥吟庄叟篇。
笑看汀洲鸥逐浪,
静观世路客随缘。
余生愿共秋光老,
心倚闲云意自绵。
2025年10月5日于孝感
七律·咏秋
作者/江南一景
风牵衣袖拾秋光,
笛绕枫亭挽夕阳。
孤雁南来花别泪,
群鸦北往叶离伤。
人生一世不容易,
客路千程两鬓霜。
回首六旬萍迹苦,
放怀清酌赋骚章。
2025年10月4日于孝感
七律·秋夕感怀
作者/简亦景
金风送爽入庭幽,
叶落阶前意未休。
怅对黄花嗟白发,
闲闻紫蟹笑红羞。
人生聚散如萍迹,
往事浮沉逐水流。
且把清樽邀皓月,
白云深处韵悠悠。
2025年10月4日
五绝·中宵清酌
作者/江南一景
把酒邀新月,临窗萦旧梦。
疏篁承玉露,轻瑟叩蟾宫。
2025年10月中秋节
诗寄明月(散文诗)
作者/江南一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秋月悬在墨蓝夜空,清辉泼洒,院角桂树裹着薄薄的银纱。指尖触到月光的凉,忽记儿时举着竹筛捞月的傻气,总以为兜住清辉就能酿蜜,哪懂“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柔。
妈妈摇着蒲扇对我笑:“跟着月亮走,日子有奔头”,我便追着月光跑,直到趴在石桌睡去,梦里都是“皎皎白驹”般的亮。那时怎会想,“嫦娥”真的能把古人“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化作舱体划过月壤的清晰轨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茶杯白雾袅袅,恍惚见故乡的月从稻浪里钻出来,混着晒谷场的香。月光淌过窗棂,把诗卷上“但愿人长久”的字泡得发亮,忽念少年时,曾与邻家李妹蹲在老榆树下分一块莲蓉月饼。她指尖沾着细碎的饼皮,仰头指月笑:“你看,像不像娘藏在柜里的白玉盘?”话音刚落,风掠桂树,两三片嫩黄花瓣轻轻落在她发间,我们凑着头数,看银辉漫过肩头,把两个小小的影子叠成一团,连空气里都飘着甜软的香。
后来离家那日,也是这样的月夜,火车开动时回头,母亲的影子在月下被拉得很长,才懂“明月出天山”的壮阔里,藏着“天涯共此时”的牵挂。昨夜刷到“嫦娥”携月壤归来的新闻,忽然又念起李妹——她早嫁他乡,鬓边该也沾过别处的桂香,此刻望着这轮同一片的月,会不会也想起那年,月光里落满花瓣的旧时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远处孩童举着“玉兔号”灯笼追闹,惊飞檐下雀儿,倒衬得月色更静,恰如“月出惊山鸟”的闲趣。前几日山中访友,雨后月光透过松枝,碎成点点银斑落在青石路,“明月松间照”的画境里,友人笑指手机里空间站过境的轨迹:“古人望月寄情,我们探月寻踪,这是诗意与科技的和鸣。”忽觉年轻时总急着赶路,如今才懂,慢下来赏月,看它照过少年竹马的甜、异乡漂泊的愁,也照过航天人叩问苍穹的脚步,便是圆满。
风过桂树,香絮漫飞,摸了摸鬓角新生的霜,方知“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喟叹里,织满了岁月的痕。这月仍是“皎如飞镜”的模样,却照见稚童的痴、少年的暖、中年的淡,也照见“嫦娥”归航的亮。抬眼间,清辉已漫过山川湖海,忍不住轻声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且把相思与祝福都托给这轮明月——愿千里之外,你我共沐这温柔,一壶煮流年,千里共婵娟。
2025年10月中秋节

【诗人简介】:简亦景,字桂清,湖北省孝感人。人称“江南隐士”。自幼酷爱语言文学,初中时幸得高级教师汤文斌老师悉心教导,自此心中种下“诗与远方”的梦想,一生创作大量自由体诗与散文。如今花甲之年,儿女皆已自立,便归乡定居,以诗茶为伴,执笔遨游于古韵之海,漫步于夕阳之下。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