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泮境,盈桥情深文/豫川闽人/原创首发
(2025.10.3.~10.6.)
泮境。是上杭西北隔的一粒琥珀,将客家的质朴、山水的灵秀与岁月的沧桑凝练成光。初闻其名,便觉“泮”字如一方砚台,盛满墨香与文脉;“盈”字似一弯溪水,流淌着丰饶与温情。而“桥”,则是这片土地最生动的注脚——它不仅仅是连接两界的石梁,更是跨越时空的纽带,让历史与当下在此相逢。
山水为卷,写就田园诗篇
泮境的山,是客家人脊梁的延伸。群峰叠嶂如青黛屏风,云雾缭绕时,恍若仙人挥毫泼墨。山间梯田层层叠叠,春种稻浪翻滚,秋收金穗垂首,农人弯腰的剪影与大地构成最虔诚的契约。溪水自岩缝中渗出,清澈见底,掬一捧饮下,竟是甘甜透心。老人们说,这是山神酿的密,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泮境人。
古厝为史,镌刻岁月密码
青砖黑瓦的客家古厝散落山间,门楣上的雕花虽已斑驳,仍能窥见当年的精巧。一座百年老宅的厅堂里,一位近八旬的阿婆正用竹篾编织斗笠,手指翻飞如蝶。她笑着递来一顶:“戴着它,山风就追不上你”。这里的古厝与晋江的雕梁画栋不同,更显粗粝,却因烟火气而鲜活。灶台上熏黑的腊肉、墙角磨亮的石臼,都是时光的印章。
桥为媒,连缀古今深情
泮境多廊桥,最负盛名的当属“豐盈桥”。这座基础为石座桥横跨溪涧,当年桥面被岁月踩出的凹痕,如老人额上的皱纹。如今当地许多热心人士踊跃捐款捐物,花巨资重建成了全上杭最长,最高,最漂亮的廊桥。夏夜,桥上常聚首着纳凉的人,孩童追逐莹火,老者讲述“桥下藏龙”的传说。仿佛在守护这份安稳。去年台风摧折了桥头的榕树,村民却自发在桥畔种下新苗——桥在,情便不断。
人为魂,延续土地心跳
集市日是泮境的“活态博物馆”。挑着竹筐的农妇、吆喝卖豆腐的阿伯、蹲在墙角抽旱烟的老汉,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最引人注目的是“打糍粑”的汉子,木槌砸向石臼的闷响与欢呼声交织,糯米香飘满长街。年轻一代或外出闯荡,或返乡创业,开设民宿、直播带货,古老的泮境正被注入新的心跳。
丰盈与永恒的辨证法
离开泮境时,夕阳为盈桥镀上金边。桥下溪水潺潺,份佛在低语:丰盈的不仅是五谷,更是人心;永恒的不仅是廊桥,更是情谊。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真正的丰盈,是知足常乐的智慧;至深的情谊,是无需言说的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