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司無缺 图/陈万鹏 编辑/谦坤
我的月華,湔澤你眸潭的柔波。
你的清輝,沁潤我眉波的漪河。
那一吻輕沉——
輕沉白玉杯底蕩漾的星河。
夜風偷拂你頰畔的雲酡,
靜悄的窸窣。
在你綾羅青鍛的幽處,
泛起桂籽的溫香。
這短聚的光華,怎不想你?
盈月羞澀的躲進藍靛的被窩;
這霎時的皎潔,怎不想你?
深邃的雲靨探出怕羞的暈酡。
想你啊、多想你……
情愛滿酌的清夢天河,
我的一吻憶起你的秋波;
你的桂香頌着圓月的歌。
醺然,
彼此人間,共此天河!
寫於2025年 中秋節前夕
《雙月夜》這首詩以中秋月色為背景,鋪陳出一幅充滿東方美學的戀人相思圖。司無缺巧妙地將月光擬人化,使「月華」與「清輝」成為戀人間互訴情意的媒介,既呼應傳統詩詞中「千里共嬋娟」的意象,又賦予其現代抒情的新意。
詩歌中的雙重構思
詩題「雙月夜」暗含巧妙設計:既是天穹中真實的圓月,又是戀人眼眸中倒映的月影。開篇「眸潭的柔波」與「眉波的漪河」形成對仗,以水波喻目光流轉,讓月光在視線交匯中產生雙重折射。而「白玉杯底蕩漾的星河」更將微觀飲酒場景與宏觀銀河並置,暗示愛意如星河般浩瀚無垠。
感官的立體交織
詩人調動多重感官構建意境:視覺上有「藍靛的被窩」「雲酡」的漸變色澤;觸覺通過「夜風偷拂」悄然傳遞;嗅覺則以「桂籽的溫香」點染中秋時令特徵。尤其「情愛滿酌」將抽象情感具象為可飲之物,與蘇軾「把酒問青天」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卻更側重戀人間的私語情態。
傳統元素的現代轉化
詩中「桂香」「圓月」等經典意象被賦予新解:「桂香」不再僅是月宮傳說,而是戀人衣袂間縈繞的溫存;「圓月」既是天象又象徵情感的圓滿。結尾「彼此人間,共此天河」以白話句式收束,卻暗含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的時空交融感,展現出古典詩情與現代語言的巧妙嫁接。
這首詩在延續中秋詩歌團圓寓意的同時,更著墨於戀人未聚時的悵惘。司無缺通過物我交融的筆法,讓月光成為穿越時空的情感載體,最終在「醺然」的微醺狀態中達成天人合一的詩境,實為當代漢語詩歌繼承傳統的精彩實踐。
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