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美丽
你每天是否都邂逅美丽?
邂逅本是不期而遇、偶然相遇,怎么能每天邂逅?
公园里的月季,湖池
里的荷花,是你没有事先约定的吧?你去游玩,一眼看到那惊艳的美丽,是否心里有一种震撼的感动?
在如今山美水美人美的现代生活中,邂逅美丽并非什么艰难的事,只要你出门,随时都会邂逅。
在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你不出门,只要睁眼,每时每刻都能邂逅美丽。
早晨还没睁开眼,朋友已将一帧美丽的照片带着问候发来;打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小视频社交平台,比荷花还妖娆的美女从早到晚都邂逅你,你也邂逅她们,既养眼又怡心,诱惑得你放下手机就像丢了魂。
在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的农耕时代,邂逅美丽确实是一件难事,因为人们除了耕种自家的几亩田地,偶尔到集市赶个集做点买卖交易,很少出家门,哪有美丽可邂逅?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和高科技,一部手机使地球成了一个小村落、世界成了一个小家庭,谁都不预约,天天都能邂逅美丽。
不只眼睛邂逅美丽,科学种植让粮食、蔬菜、瓜果没有了季节和距离;美团外卖让你的胃随时都邂逅美食。
美丽需要有发现的眼睛,更需要有美丽的心情。有了美丽的心情,即使邂逅不到美丽,眼里全是美丽;没有美丽的心情,你邂逅的人和事物再美丽,你也会视而不见。
愿我们像邂逅美丽一样,眼一直放光,心一直愉悦,精神一直快乐!
余生从精彩下笔
生命的指针已指向晚上七点。
夏日的晚七点,太阳还老高,如果是早春和秋末,已是黄昏,冬天则早开了灯。
我难以知晓我的生命年轮有多少,也无法知晓生命的指针会停止在哪里,但只要生命的树还活着,生命的指针还嘀嗒动着,就还得把生命的文字写着。
在我的生命岁月里,曾年轻过是肯定的,但是否精彩过,似乎没啥印象。
这并非我不珍视这唯一的一次生命,也并非我没努力,实在是因为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岁月平平缓缓地流,没激起波澜。
也许因平淡、平缓,我的生命之溪还没枯竭,我的生命之河还在正常流淌。
这或许就是精彩,精彩在不停地流,精彩在执着地走。
我的生命给我的长度不会太多,我的生命指针不会无休止地嘀嗒下去,我的生命文字也不会洋洋洒洒书写下去,那就删繁就简,从精彩下笔!
余生的精彩是流水步伐的坚定从容,是流云漫步的自由闲适,是归鸟进巢的快乐满足,是炊烟袅袅的幽静幸福,是夕照飞霞的诗意浪漫,是夜灯照明的安泰惬意……
余生,请快乐地打开诗笺,从精彩处下笔,饱蘸夕阳红潇洒地抒写……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在传统经典和传统农耕文化中,意义一直为“夏历的七月,大火星(火)逐渐下移(流)”暑热开始消退,天气逐渐转凉。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却一直当做七月天气炎热来使用。
汉语词的多义,有时让编词典的语言学家也感到头痛:既要确定本义即词语出现的最原始意义,还要追寻词语的发展变化的引申义、比喻义、转移义和随时代发展出现的新义。
任何词语和词语意义的出现形成,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路,走的人多了,地上便出现了路。
语言的实用性和流行性,应该是语言学家在词典里选用这个词语和解释这个词语意义的重要因素。大众的普遍使用,及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常常让语言学家改变认识态度。
七月流火的原始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典籍的陌生及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疏远和改变,早已忘记和不用,人们只感觉快进入伏天的七月,天气炎热得像铁水流淌一般,便随口就说七月流火。
约定俗成就是这么来的,七月流火就是现实版的约定俗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编纂者迫于民众强大的使用力量,不得不加上一句:“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七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公历七月,北方普遍都进入炎热天气,也随着地球气温的变暖,流火似乎成为了常态,人们感觉受不了七月天气的炎热,七月流火就随口而出了。
七月的天气确实像火在流,七月流火的新义和本源义虽截然相反,但人们都这样说,这样理解,那就顺其自然吧。
人创造着语言环境,人们广泛使用的语言环境,也就逐步将人们原来所认识和理解的词语意义约定俗成为新义。这也是时代发展和人们认识思维的必然。
今夜,摘那弯弦月赠你
我还清楚地记得,睡窑的窗台上曾放过您的半个镜子,您的针线笸篮里曾放着您的半面镜子。您照着镜子抿着梳篦梳头的情景,虽六十多年过去,却依然历历在目。
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那半面镜子不见了。自从没了那半面镜子,我好像也再没见您照过镜子。
是真没钱买镜子,还是您真再不需要照镜子,今天想来,对作为还年轻的女人您来说,似乎都不是理由。
即便我长大,因读书、因工作常不在您身边,可暑假、逢年过节,我还是有时间有机会看您梳头,事实上,的的确确我再没见过您照过镜子。
或许我太粗心,或许我太认真对待我的工作,或许我就根本没想到给您买一面哪怕是很小的镜子,找时间多陪陪您帮您梳梳头,您和您的半面镜子一样,从我眼前消失了。
今夜,看到天上的那如您曾经的半面镜子一般的弦月,忽然就想摘那弯弦月赠您,以弥补您这没心没肺的小儿子的过失。
今夜,望着天上如您当年半面镜子的弦月,我的眼泪不由如注般滚落,眼泪将您丢失的那半面镜子浸洗得锃亮锃亮。
娘,天堂的生活是否和如今您的儿孙们的生活一样美好?您在天堂现在照镜子吗?
不管您照不照镜子,今夜,我都要摘那弯弦月赠您。
缓缓向着秋
你是否感觉到秋意在七月流火里潜流。
秋是个真正的弄潮儿,踏着三伏的热浪,起起伏伏前行。
金黄色的麦浪,被收割机一一吞吸,吐出一粒粒饱满的麦粒。
玉米粗壮结实的秸秆,又增高了许多,头顶碧绿的穗花,一天天变黄;每个高挑的俊朗的腰间,都斜出一根胳臂粗的棒子,使青纱帐里猛然增加了许多殷实的甜蜜。
大街上的槐花,毫不吝啬地洒落粉白、浅黄的花瓣,花蕊里的蜜汁,也一滴滴掉下来,粘得踩在上边的人们脚底,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浓浓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让人时刻都有一种醉意。
湖里的荷花开始毫不掩饰地诱人。碧绿的叶子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撑得又开又高,颀长的荷花,含苞的尽力高擎,开花的尽情地灿烂,像成熟姑娘的笑脸,粉嫩又妖艳,让走过的人们痴迷得不愿离开眼睛,舍不得移开脚步。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绶衣。时令还在阳历七月的末梢,正是中伏最热的时候,距立秋还有半月时间,可山梁树梢上的凉意已潜行在夜晚和清晨,使那些对天气变化很敏感的老人,早晨出门随手想加件衣服,半夜不由把被子拉上肩头。
您看到了吗?时光这辆无人驾驶的车辆,正缓缓向着秋进发。
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自有时。
花开花落是自然界中生命运行的自然规律,花开是必然,花落是定数,谁都无法改变。
按理说,同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物,人大可不必为花开兴奋,也不必为花落而悲伤。而事实上,花无意,人却有情,人给花开花落注进了丰富又浓重的感情。
“花前把酒花前醉,醉把花枝仍自歌。花见白头人莫笑,白头人见好花多。”“雨打梨花深闭门
”“ 人面桃花相映红。”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需再枚举,人面对花的开落,都会生发出一种感情。
人有言,花无语,谁能断定,人在赏花时,花就那么傻傻地让人观赏,她就不也在赏人?
邵雍“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的话,道出了人赏花的深刻哲理。
人之所以赋予花开花落以感情,实际上是借花开花落,来表达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关心、重视的态度和情感。
人可以为花开而欣喜,但也不必为花落而徒生悲伤。既然花开是生命的一个过程,难道花落就不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既然花开意味着生命将走向荣盛,谁能肯定花落就一定是走向衰落和死亡,而不是一种新生的轮回?
“花妙在精神”,淡化花开还是花落的外在形式,学习其本质精神,生生死死、盛盛衰衰,遵循自然规律,活出自己的精彩,尽力把一生只有一次生命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尤屹峰,宁夏西吉人,退休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宁夏作家协会、宁夏诗词学会、宁夏楹联学会会员。创作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出版教学论著《诗意语文教学观》、散文诗集《飞泻的诗雨》、古体诗集《古韵新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