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口”与“肛”
作者/丰华正茂
半夜梦醒,睡意瞬间溜走了,于是便在碎片化的梦境里找寻着凌乱的记忆,原来是想到了一系列有关“口”的成语,比如:口蜜腹剑口若悬河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口无遮拦口口相传心口不一等等,忽然觉得人间的多少悲喜剧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口”字,一切都与“肛”无关。于是便整理出了一篇笑谈。
若把人体比作江湖,“口”绝对是自带流量的“顶流明星”,今天因“金句”圈粉,明天因“祸话”塌房;而“肛”则是隐居角落的“扫地僧”,干着最脏的活,却连个“江湖名号”都没混上——同样带“口”,命运差得能绕地球三圈。
先唠“口”这“顶流”,简直是江湖里的“话题制造机”,功劳不少,闯的祸更多,连古人都忍不住为它写诗“吐槽”。论功劳,它能让文人“出口成章”,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靠它解馋,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靠它尝鲜,连杜甫写“朱门酒肉臭”,都得靠它先品出人间冷暖,妥妥的“人体品鉴官”;它还能传递真情,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送别意、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情,全靠这张“嘴”说进人心,活像个“情感传声筒”。
可转头它就忘了“谨言慎行”的江湖规矩,一会儿“口无遮拦”戳人痛处,一会儿“信口雌黄”传些捕风捉影的八卦,连古人都忍不住diss它。你看,孔子早就警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怕这张嘴“祸从口出”;白居易写“言者无罪闻者戒”,潜台词不就是“管好你的嘴,别瞎嘚嘚”?更别提它还爱“口是心非”,嘴上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转头就“口蜜腹剑”藏暗箭;明明“有口难言”想认错,偏要“强词夺理”硬撑着,活像个犯了错还嘴硬的小孩,最后落得“百口莫辩”的下场,真是“嘴”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再看“肛”这“扫地僧”,堪称江湖里的“隐形打工人”。翻遍成语词典,连个正经“名号”都没有,顶多被俗称为“排污口”,干的是“处理人体废料”的脏活累活,却从不多言。它不像“口”那样爱出风头,天天上“热搜”,而是躲在暗处守好“最后一道关卡”,废料不排干净绝不“下班”,连“摸鱼”都不敢。偶尔闹点小脾气,比如便秘或痔疮,还得偷偷摸摸找医生,生怕被人知道“出了洋相”,活脱脱一个“怕事又尽责”的老好人。
同样带“口”,“嘴”能登大雅之堂,和文人墨客吟诗作对;“肛”却只能做“幕后英雄”,连提及时都得压低声音,真应了那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只不过这“名”藏得太深,深到连古人写诗都没想起它。说到底,“口”是“高调的矛盾体”,一半光环一半麻烦,全因管不住自己的“表达欲”;“肛”是“低调的实干家”,无过便是功,全靠守得住自己的“本分”。若人体也评“江湖风云人物”,“口”大概是争议最大的候选人,而“肛”,定是那个默默拿“最佳奉献奖”的隐形赢家。
作者简介:
郭茂丰,自由撰稿人。曾任电力行业报记者多年,在各类各级报刊杂志及微信平台上发表通讯、小说、散文、游记等作品三千余篇。
附:郭茂丰文学作品赏析:自然、生活与人文的诗意交织
文学评论家:塞外飞雪
郭茂丰,网名丰华正茂,作为一位在文学领域耕耘多年的创作者,他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体裁,迄今已有3500多篇佳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其作品题材广泛,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精神的关怀 ,吸引读者沉浸在他所构建的文学世界里。
自然之美:生命与希望的礼赞
郭茂丰的作品中,自然是重要主题,他以细腻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展现自然之美与生命力量,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自然魅力。在《落叶欢歌》中,他把秋末冬初的落叶比作欢快舞者,赋予落叶积极乐观的形象。“秋末冬初,在这个季节的序曲中,落叶如同一群欢快的舞者,它们在秋风的指挥下,跳起了一支轻盈的舞蹈。”这一描写,不仅展现落叶的动态美,更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清晨,落叶在微风中从树梢飘落,似金色蝴蝶翩翩起舞;午后,阳光温暖,落叶的舞蹈更热烈,闪烁金色光芒;傍晚,它们静静躺在地上,倾听大地心跳;夜晚,在星空和月光下,诉说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以时间为线,全方位展示落叶之美,告诉人们即使生命终将结束,也要以积极态度面对,充满对生命的尊重与赞美 。
在《雨霁西泰山》中,郭茂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具层次感与动态美。雨过天晴后的西泰山,在他笔下是“云雾如纱,缠绕着山峦的脊梁,残雨滴落,在石阶上敲出清越的音符”。他以拟人和通感的手法,将云雾赋予灵动的“缠绕”动作,又把雨滴坠地的声音比作“清越音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空灵澄澈的山水之间。诗人不仅刻画了雨后泰山的清新秀丽,更借景抒情,在山水的静谧中寄托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心灵的净化,让读者在欣赏自然奇观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秋的礼赞》和《秋韵》同样展现郭茂丰对秋景的独特感悟。《秋的礼赞》里,“枫叶似火,燃烧着岁月的激情,每一片脉络,都藏着往昔的梦。秋风轻吟,奏响思念的弦音,穿梭在旷野,唤醒沉睡的心灵。”诗人用“枫叶”“秋风”等意象,营造出既热烈又深情的氛围,将秋天的色彩、声音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秋天的斑斓和岁月的沉淀。《秋韵》则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典型画面:“金风拂过稻粱肥,枫叶如燃映落晖。雁阵横空书锦字,秋香满径沁心扉。”对仗工整,意象鲜明,让读者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宁静的美感 。
生活之思:平凡与不凡的洞察
除自然主题,郭茂丰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从平凡生活中挖掘深刻哲理和人性光辉,作品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窗外》一诗,通过“窗内”与“窗外”的对比,表达对自由和未知的向往。“在窗内,我静如止水,目光却被窗外勾走了魂。那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天空湛蓝如宝石之梦。”诗人将窗外世界比作流动画卷,引发读者对生活中美好与未知的思考,让人们意识到生活虽平凡,但总有一些事物能触动心灵,激发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 。
《追杀蚊子》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日常生活中令人烦躁的场景转化为充满趣味与哲思的文学素材。“黑夜是蚊子的舞台,它嗡嗡地唱着挑衅的歌,我挥舞着双手,像个笨拙的舞者,却始终抓不住那狡猾的身影”,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把人与蚊子的对抗写成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战斗”。在这场看似荒诞的追逐中,实则暗含着对生活琐碎的调侃与豁达的心态,让读者在会心一笑间,领悟到以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困境的智慧。
在散文《易安词魄照千秋》中,郭茂丰借李清照的命运与精神,探讨中国妇女在社会各阶层领域的作用和精神传承。他将李清照的词作与当代女性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成就相联系,展现跨越千年的精神传承。“从趵突泉畔的漱玉泉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塔架,从宋代文人雅集的曲水流觞到现代实验室的数据洪流,李清照的精神基因始终在女性血脉中流淌。”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使文章超越简单的人物赏析,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
心态的哲思:于细微处见真章
郭茂丰在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心态”的独特思考。在一些描写日常琐事的作品里,他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积极向上、豁达从容的心态。无论是面对自然景象的变迁,还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笔下的主人公或抒情主体,都能以平和且充满希望的心境去接纳和感悟。如在《追杀蚊子》中面对恼人蚊虫时的幽默化解,或是在《雨霁西泰山》里于山水之间获得心灵的宁静,都体现出一种在喧嚣世界中坚守内心平和,以良好心态拥抱生活的智慧。这种对心态的刻画与探讨,使他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象的描绘,更深入到精神内核,给予读者心灵的滋养与启示。
艺术特色:意象、韵律与情感的融合
郭茂丰文学作品在艺术上有独特之处,尤其在意象运用、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方面。他善于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传递情感和思想,使抽象情感具象化。在写秋景时,常用“枫叶”“秋风”“雁阵”“稻田”等典型意象,营造出秋天独特氛围,引发读者共鸣 。而在《此情可待成追忆》中,他巧妙运用“泛黄的书信”“褪色的照片”“尘封的旧物”等充满怀旧气息的意象,将往昔的回忆具象化。“那封夹在书页里的信,字迹已模糊,却还残留着岁月的温度,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种子,在记忆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这些意象的组合,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怅惘渲染得淋漓尽致,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相似的情感记忆。
诗歌韵律和谐优美,节奏把握精准,读来朗朗上口。《秋韵》《盛秋吟》等诗,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押韵自然,在形式上给人美的享受,增强作品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读者更易沉浸在诗歌意境中 。
情感表达真挚深沉,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还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悟,都饱含真情实感,能打动读者心灵。在《落叶欢歌》中对生命的乐观态度,《易安词魄照千秋》中对女性精神的敬仰,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力量 。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则以细腻婉转的情感,将追忆往昔时那种复杂的情愫娓娓道来。既有对美好过往的眷恋,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读者的心田,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郭茂丰的文学作品是自然、生活与人文的诗意交织。他以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为读者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思考生活意义,感受人文精神的力量。无论是在喧嚣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他的作品都能成为读者心灵的慰藉和启迪,引领人们在文学海洋中探索生命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