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韵里的江城颂歌
赞邹铁军解说里的吉林市
文/张绍钟
当原吉林市宣传部邹铁军部长的声音在松花江畔响起,吉林市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水便有了别样的温度。他的解说,是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这座城市尘封的记忆与璀璨的现在,让每一个聆听者都沉醉在“大美吉林”的声韵画卷中。
他的声音,是历史的回响。从公元前117年的夫余王国建都,到渤海国、高句丽的民族政权印记,2200多年的历史在他的解说里变得鲜活可触。他将吉林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化作一段段深情的叙述,让我们听见了古城墙的低语,看见了老建筑的沧桑,在时光的长河里,吉林市的过往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的故事,在他的声线里缓缓流淌。
他的声音,是山水的诗行。“一江秀水、两大奇观、三湖美景、四座神山……”他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概括,为吉林市的山水风光谱就了动人的诗章。松花江的碧波在他的解说中愈发灵动,松花湖的浩渺在他的描述里更显悠远,还有那雾凇奇观的晶莹,都在他的声音里凝成了绝美的画面。“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诗人贺敬之的赞叹,经他的声音传递,让吉林市的山水之美,在更多人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声音,是城市的赞歌。他将吉林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更有蓬勃的现代活力。从矿产、森林到水利、电力,丰富的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底气;从工业到农业再到第三产业,全面的产业布局是城市前行的动力。而当他的声音落在江南风帆广场的音乐喷泉上时,那五彩的水花、多变的姿态,更成了吉林市现代与浪漫的注脚,让我们看见这座城市在传承中创新,在历史中奋进。
邹铁军市领导的解说,是对吉林市最深情的告白。他以声音为笔,以热爱为墨,在我们的耳畔描绘出一幅“隆兴福地、陨石之乡、雾凇名都、京剧故里”的魅力江城图。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对吉林市的深度拥抱,让我们在他的声韵里,读懂了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爱上了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每一份风情。
煞尾张绍钟再赋五首赞市领导邹铁军:
(一)
赞邹铁军解说吉林市
铁军妙语话江城,尽展松江两岸情。
雾凇凝霜迷远客,船厂遗韵醉新声。
言辞似画铺千景,解说如泉润众生。
听罢顿觉家乡美,此声应是最高明。
(二)
赞原市委宣传部邹部长解说
解说吉林数铁军,舌端风月尽传神。
北山塔影随言立,朱雀花香逐语新。
每叹山河多胜景,更惊谈吐有经纶。
凭君一语牵魂梦,便引游人向此津。
(三)
听原市人大邹主任解说感怀
邹君解说意何浓,尽把江城故事融。
雪柳琼枝凭客赏,扁舟古渡任君咏。
言辞恳切情难掩,气韵飞扬兴正隆。
听罢长思亲至境,吉林风貌入心中。
(四)
叹市关工委邹主任概括之妙
邹公妙语括江城,字字珠玑总点睛。
雪柳霜桥凝短句,船歌渔火入清声。
三言尽揽千年事,两语全收两岸情。
若问谁能精概括,铁军解说最知名。
(五)
赞邹铁军解说概括精准
解说江城数铁军,概括精当见真淳。
一山一水凝言里,古往今来入话频。
不赘一词传胜景,未添半句显精神。
听君几句心头亮,尽晓吉林四季春。
张绍钟简介中秋节

时间好快,一晃中秋节又到了。过去在中秋节日里我写讲过三篇文章,一写讲的是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二写讲的是朱元璋与月饼的故事。三写讲的是中秋节由来及习俗和一些故事等。今日就不再重述了,今天把去年我写的中秋节补充的一些习俗等内容复述一下,让我们共同互相学习了解掌握该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在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或“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郎郎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欢聚一堂的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要依次拜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如今月饼五花八门,过去的这些习俗已遂步排除门外了,又随经济发展增添一些新内容活动。
关于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以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就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的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时,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还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时,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及舞火龙等风俗。
现在,月下游玩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要举酒问月,庆贺美好的幸福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是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借中秋节再写几句缘结中秋:
明月,一闪一闪,掛天边。
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
祝愿,一点一点,汇成泉。
幸运,一滴一滴,不曾减。
联系,一季一季,怎会闲。
中秋,一年一年,永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