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手机不是刷视频的玩具,是能查资料的‘学习工具’!”刚过14岁生日的茗汐攥着话筒,声音里满是恍然大悟的激动——这是爱德动力营结营仪式上,最打动人心的成长瞬间。为期三天两晚的爱德动力营,以“生命力量”为核心主轴,集结了爱德教育6名爱心大使家庭教育“明”师与19名孩子,在黄埔青少年军校深圳分校一次思想碰撞、情感共鸣与感恩实践活动体验中,完成了一场关于学思想、练演讲、有梦想、懂感恩与责任担当的蜕变之旅。
















爱德教育创始人、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王娅萌老师率先开启“生命课堂”,她带着“让天下父母都能教出好孩子”为使命,与“助力中国1亿家庭更幸福”的愿景,引领师生观看生命主题影像:从破土的嫩芽到逆风生长的草木,孩子们在视觉震撼中读懂“感恩”,在心灵共鸣中埋下“责任”的种子。谈及爱国主义,她从国庆节的由来切入,播放志愿军立国之战的影像——当画面里战士们顶着炮火冲锋时,现场瞬间静得能听见呼吸......





三天两晚里,导师团队的付出比课程更暖人心,她们用心、用情、用爱做好每一个细节。红冰老师带着病体坚守,她写的主持稿满是温度,感人肺腑,令人泪眼汪汪,每当读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仅孩子眼里亮了,家长代表也悄悄抹泪;九莉老师是“隐形专家”,从背景音乐到视频播放再到老师课程衔接,从拍摄到短视频快速剪辑,每一件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永远站在最需要的角落补位;六六老师是“全能战士”,招募时一对一跟家长聊需求,开营后既当生活老师又陪孩子做清洁,还挤时间剪活动短视频,她“不达目标不放弃”的劲头,成了孩子口中“最想学习的人”;17岁的正源哥哥像“万能砖”,搬物资、陪低龄孩子聊天,再苦再累从不抱怨,有他在,娅萌老师说,“心里踏实”;刘老师“宝刀不老”,及时写下活动稿件,用文字把动力营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我们或许有一些不足,或许没有达到家长想象中的预期,但我们不管受大委屈,我们是做家庭教育的,一定要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情守护每一个成长瞬间,用爱做好每一件事情。”王娅萌老师的这些话,成了爱德动力营整个团队的行动誓言和座佑名。










子文的变化最明显,他能照顾弟弟子默了,他笑着说:“以前我喜欢玩游戏,让爸爸妈妈操碎了心,感恩爸爸妈妈送我来动力营,其实,我是很抵触的,通过这三天两晚,我会讲故事了,懂得了要感恩父母,有了学习动力,还定下了学习目标”;最小的学员糖果不到5岁,奶声奶气地搂着娅萌老师的腰:“娅萌老师,我特别喜欢您,您叫我做的事,我完成了,您是不是满意?以后我会很乖,不惹妈妈生气!”













当19个孩子扑进父母怀里,紧紧相拥的那一瞬间,现场掌声与泪水交织。有妈妈擦着眼泪说:“这三天两晚太值了!孩子不仅懂事了,还找到了人生目标,比什么都强!”
王娅萌老师看着这一幕,动情地对大家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当下。这三天两晚,我们种下了一棵希望的种子、一个有爱的种子、一棵力量的种子、一棵成长的种子,一棵拥有目标的种子。会上,王娅萌告诉孩子们,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你们不只是19个孩子,是19条鲜活的生命,是19个家庭的幸福,更是国家的未来!”






三天两晚的爱德动力营落幕了,但19颗被唤醒的心灵,正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梦想,向着更亮的未来奔跑。而这场关于“学思想、练演讲、爱国、爱家、爱自己”的动力营之旅,终将成为这些孩子人生记忆中最暖的一道光,最亮的一次旅途。






摄影:九莉老师 刘爱平
视频:刘爱平
编辑:刘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