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岁月里的星光,都是你的模样亲爱的宇航,当我试着把关于你的记忆串成线,才发现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片,早已拼凑出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还记得你很小的时候,还不会稳稳走路,被放进小推车里,却总不肯安分。小小的身子攀着车把,像个小杂技演员似的站在上面,晃呀晃,阳光落在你笑盈盈的脸上,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浑身是劲儿的小星辰。
记得你4岁时,在中心广场走失,你没有恐惧,而是找到警察叔叔,抱着他的大腿哭着说“我要找爸爸妈妈”;在广场滑旱冰,见不到妈妈,就跑到商场里哭着找认识的阿姨帮忙打电话。关键时刻,你总能沉着冷静,急中生智保护自己,这份机灵和沉稳,让我们既心疼又安心。
记得你小时候我们在单位大院住时,那时你见着院里的长辈,总会主动笑着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叫得格外亲切,一点不怯生。也难怪单位的同事们见我就夸你,说你是大院里最有礼貌的孩子,每次听他们这么说,妈妈都觉得特别骄傲。
上小学时,你捡回一只受伤的鸽子。小心翼翼地给它上药、喂食,陪它熬过一个多月的时光。直到鸽子能重新振翅,你站在窗前,手捧鸽子轻轻松开手,看着它飞向蓝天,眼里满是温柔。那时候我就知道,善良早已在你心里扎了根,你总愿意给弱小一份温暖,给生命一份尊重。
每次细数你身上的好如数家珍般。你笔下的卡通画、漫画,总带着灵动劲儿,线条藏着巧思,色彩裹着寓意,我都趁你不注意时偷偷收藏,像珍藏着闪闪发光的宝贝。
你有着让人惊喜的“小天赋”,学方言一开口便惟妙惟肖,带着天生的语感;听外语歌时,跟着旋律就能哼得有模有样,那份投入让我们自愧不如。记得你刚小学毕业那年,我的同学来聚会,来了不同年纪的孩子——有在国外读大学的,有上中学的,也有上小学的,可你一点不怯生,在吃饭桌上左右逢源和大家聊天,从动画片聊到校园趣事,像小太阳般让气氛活跃起来。事后同学每次聚会都在我面前夸你“大方会交际,太难得,不简单”等由衷的赞美。
公交车上,你总习惯性地起身,把座位让给身边的老人、抱孩子的长辈,或是需要帮助的人。没有人提醒,这像是刻在你骨子里的本能——敬老爱幼,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你每次弯腰、每次微笑里的自然流露。就连外出旅游,看到地上的垃圾,有时你也会默默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份爱护环境的意识多么可爱。
还记得你初三时,脚巴骨不小心摔骨折,疼的难以入睡,先后做了两次手术。换药时疼得额头冒汗,你自始至终没掉一滴眼泪。出院休息了几天就坚持拄着拐去学校,其间没请过一天假。课堂上,你依旧认真记笔记、跟着老师思考;课后,你慢慢整理错题,从不因为伤痛敷衍学习。中考前,你忍着伤痛锻炼,体育达标时你差0.5分满分。那时候我才懂,你身上那股“认准了就不回头”的劲儿,是比任何成绩都珍贵的毅力。
记得你初三毕业那年,我们攥着满心的雀跃奔赴北京,最难忘的还是登长城的那个早晨。大家迎着朝阳一个石阶一个石阶爬,山风卷着热浪扑面而来,才爬到第二个烽火台,同行的人就纷纷扶着城墙气喘吁吁,而唯有你却三步并做两步,像攒足了劲的小猴子,眼里闪着亮亮的光,不顾我们的呼喊,踩着石阶一步不停地向上奔。等我们还在半山腰歇脚时,你已经站在第三个烽火台的顶端挥手,随后又轻快地跑下来,成了第一个抵达目的地的人。
那时只觉得你厉害,如今回头再看,那股不管旁人节奏、只顾向前的冲劲,恰是少年人最动人的模样——不怕路难,不被“累”困住,凭着一腔热忱就敢把“坚持不住”,活成“我偏要试试”的勇气。而这勇气,也成了往后想起,就觉得心头发烫的光。
高二那年的秋冬,你一边在街舞室里挥汗如雨,让青春跟着节拍肆意张扬,一边用自己摸索的方法拆解课本里的难题,把学习变成了像跳街舞般自在的事。当全班第四名的成绩单递到手里时,你保持沉默。可看到我写给你的鼓励信后,第二天清晨的院子里,你背着书包转了个雀跃的圈,像阵风似的冲向学校,阳光追着你的背影,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少年眼里的光,比朝阳更炽热——原来努力的模样,本就该这般鲜活而有力量。
还有那个周末的归途,街角撞见好朋友,你忽然笑着“拦”住他的去路,几句幽默的调侃脱口而出,连空气都跟着变得热闹。看着你从容又鲜活的样子,我才发现,那个曾经的小不点,早已长成了会用风趣装点生活的少年,那份灵动与坦荡,真让人忍不住为你喝彩。
你总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小到大,校服、外套大多自己洗,还会主动刷锅洗碗、收拾自己的内务。高中时,每星期洗澡、洗校服,雷打不动,这份自律,让你慢慢长成了更优秀的模样。
爸妈生病时,你会主动端水递药,学着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小事像一颗颗小太阳,总在不经意间温暖了我们的心。
有次整理房间时,指尖偶然触到那本精装的《孙子兵法》,书页间的墨香瞬间牵出高一冬日的记忆。那个上武警学院的爸爸同学的儿子,托你抄写这本书的笔记,你便一笔一画,把书页上的字句认认真真抄写在本子上,连标点都透着一股子郑重。有一天,我们去一位阿姨家聊天,正准备吃饭,他突然打来电话催要笔记,你二话没说,转身就往家跑,寒风里的背影带着一股“说到就做到”的执拗。那份藏在小事里的诚信与义气,比书中的兵法更让人心头一暖——原来诚信从不是豪言壮语,是你哪怕打乱自己的计划,也不愿辜负他人托付的模样。
你总在不经意间让人惊喜。
高二时妈妈的2位作家朋友,何阿姨和郭叔叔来家里做客,那晚饭菜的香气伴着畅谈声漫在屋里。当你边吃边神情自若地聊起画家梵高,从笔触里的热烈聊到藏在色彩背后的孤独,条理分明又满是自己的见地,他们听得痴迷,走后发自内心的赞叹:“真是大开眼界,你儿子口才太好了,这么有思想有独特见解将来必成大器!”那一刻,看着你从容分享的样子,才惊觉那个曾经不爱张扬的你,早已长成了能与长辈坦然对谈、有自己思想锋芒的少年。
更让我惊喜的,是你眼里的世界,总有不一样的色彩。和你聊天时,你总能从一件小事聊到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对国家的看法,像个小哲学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记得高二时,有一次你捡回一只受伤的流浪狗让妈妈养,给它最好的爱护和归宿。你的爱心深深感动着我。
高三假期,你帮基础差的同学辅导物理,耐心讲解一道又一道难题;你做错事时,从不推卸责任,总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交朋友,懂得“近朱者赤”,只和正能量的人同行,这份清醒和主见,多难得。
高三毕业时,你写给父母的一封文言文家书,字里行间满是真诚,虽然当时我没能完全读懂,却感受到了你藏在文字里的心意。我把你的信与人分享时,大家都称赞理科生的你拥有文科生的才华。你喜欢读名人传记,把他们当作榜样;你爱下军棋、象棋、围棋,在棋盘里锻炼思维;你喜欢运动、跳街舞、画画、乐器,在热爱里活得热烈又鲜活。
孩子,每次想起你,心里都暖乎乎的。高二时三八节那个深情的拥抱,给了我温暖而永久的回忆。大学时特意给我、你小姨和表姐准备的礼物,还有今年母亲节从网上订的鲜花,这些小事都藏着你的心意,妈妈都记在心里,有你这么贴心的孩子,真好,你就是我们的“军大衣”。
还记得高中国庆家庭聚会,二伯劝你去英国留学,你却志气满满地说“中国这么好,为啥去外国?我是中国人,就呆在中国”。那一刻,你眼里的光让所有人动容,大家都为你伸出大拇指。妈妈既骄傲又踏实,知道你心里装着家国,将来一定能成为有用的人。
你没学太多国学,却总在生活里透着善意,就像“爱出者爱返”说的那样。咱们都不完美,但都在学着做更好的中国人,学着经营好这个家。看着你和爸爸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妈妈特别欣喜,也盼着将来,咱们娘俩能像“君子之交”一样,聊聊人生,说说心里话。
上大一过生日时,妈妈寄来的榴莲蛋糕,你笑着分给同学,看着大家吃得开心,自己没吃上也毫不在意;同学聚会喝多了,你先搀扶着醉醺醺的同学打车回家,摔了一跤、丢了东西也没抱怨,半夜独自走回家,醉意朦胧的你忘了自己,一味地问“同学怎么样?他们安全就好”。我又一次被你的爱心所感动。
疫情困住脚步的日子,我们双双被新冠缠上,家里连缓解不适的药都没准备,身体像被灌了铅般沉重,靠喝JF一90益生菌缓解。可你偏不被这份难熬困住,故意找话题笑着跟我打趣,把难受化作几句俏皮话;从前总对饭菜挑挑拣拣的你,却捧着碗认真说“妈妈做的饭其实挺好吃的”,那语气里的甜,比良药更能驱散病痛的阴霾——原来懂事从不是刻意的模样,是你在困境里,还想着给身边人撑一把温柔的伞。
亲爱的宇航,你总说自己普通,可在我们眼里,你身上的闪光点太多太多——是善良,是坚持,是担当,是清醒,是那份对世界的热忱和对生活的认真。那些你以为不值一提的小事,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瞬间,都在悄悄塑造着独一无二的你。
这些成长的碎片,藏着你骨子里的炽热与温柔,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动人。往后的日子,愿你永远带着这份朝气,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热烈又明亮。
愿你永远带着这份温暖和坚定,去奔赴自己的山海。无论走多远,别忘了,你身上的星光,早已照亮了我们的世界,也一定会照亮你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