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 梵音深远相
——妙音说法,遍满十方
第一节 天籁迷音
峨眉山金顶,云海翻涌。一阵缥缈梵音自深谷传来,闻者无不神魂颠倒。玄觉与明月循声而至,发现谷中聚集着数百僧侣,正痴迷地仰望着一个悬浮空中的白衣仙子。
那仙子每吐一字,空中便绽放一朵金莲。她的声音美妙绝伦,连山鸟都停止鸣叫,静静聆听。
“是妙音天女!”一个老僧狂热呼喊,“她在传授无上妙法!”
明月运起白毫相,却看见那仙子喉间缠绕着黑色音纹,每个音符都在暗中篡改听者的心智。
仙子注意到玄觉,声音突然变得无比诱惑:
“来吧,传承者,与我共奏法界妙音...”
第二节 魔音贯耳
玄觉闭目不动:“音声无常,何必执着?”
仙子冷笑,声音陡然变得尖锐。美妙梵音化作刺耳魔音,山谷震动,修为较浅的僧侣纷纷抱头惨叫。
明月急运广长舌相,真言出口却被魔音扭曲。更可怕的是,那些被控制的僧侣开始围攻玄觉,眼中充满狂热。
玄觉却盘膝而坐,喉间自然发出低沉梵唱。那声音初时微弱,却如大地般厚重,任魔音如何尖锐都无法穿透。
“你的声音,”玄觉睁眼,“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
第三节 法音普被
仙子身形扭曲,露出真容——竟是个喉生复眼的魔物!
“不可能!我的梵音相已臻化境...”
玄觉起身,每个毛孔都开始发出和谐音声。这声音不刺耳,不诱惑,只是如实传达着真理。魔物的复眼在法音中一一爆裂。
突然,整座峨眉山化作巨大琴瑟!第二十八尊魔像在空中显现——那是个生着千口的恐怖形象。
“聆听吧!”魔尊千口同张,“这才是真正的梵音!”
玄觉却只是轻笑,随手折下一截松枝,轻敲山石。
“叮...”
清脆一声,却盖过了千口魔音。魔尊的千口开始互相争吵,最后在自相矛盾中崩溃。
“真法无言,”玄觉掷下松枝,“你的噪音,该歇了。”
魔物跪地痛哭,取出一只玉磬:“这是妙音佛母的法器,今日物归原主。”
玄觉接过玉磬,怀中令牌发生变化。梵音深远相的纹路浮现,却是声波化作莲花的图案。
明月若有所悟:“这一相,是在对治妄听?”
“是在对治一切执着音声。”玄觉望向北方,“下一相,该去见证‘容仪如狮相’了。”
---
第二十四卷 容仪如狮相
——威德具足,见者欢喜
第一节 龙门法会
洛阳龙门石窟前,正在举行百年法会。一个容貌威严的老僧高坐法台,他的仪态庄重如狮,目光所及,信众无不拜服。
“是狮容尊者!”香客们虔诚叩拜,“见他一面,可消三世业障!”
明月运起白毫相,却看见老僧皮下覆盖着金色鳞甲,每个毛孔都在散发着控制人心的气息。
尊者注意到玄觉,声音如狮吼震天:
“汝见如来,为何不拜?”
第二节 威仪真相
法台上升起金光,化作巨大狮影。那狮影威严无比,连空中飞鸟都惊惶坠地。
明月急运上身如狮相,仁兽气息却被完全压制。台下信众更是如遭操控,向玄觉怒目而视。
玄觉却微笑前行,每一步都如寻常行走。说也奇怪,那狮影碰到他平和气息,竟开始软化,最后化作温顺大猫,蹭着他的衣角。
“威仪不在形,”玄觉轻抚猫首,“而在德。你强作威严,反显心虚。”
第三节 德化自在
尊者面容扭曲,金鳞纷纷脱落。原来他是被魔尊植入狮王血脉,强装威严控制信众。
这时石窟中万佛齐鸣!第二十九尊魔像破岩而出——那是个狮首人身的恐怖法相。
“跪拜吧!”魔尊狮吼震裂山石,“这才是真正的威仪!”
玄觉却只是整理衣袍,从容走向魔像。他的容貌没有变化,举止也如平常,但每一步都让魔像后退一分。
“德者自威,”玄觉伸手轻触魔像,“何须故作姿态?”
魔像狮首突然化作慈悲面容,金鳞变成柔和光芒。整个龙门石窟的佛像都开始微笑。
尊者恢复本相,取出一面宝镜:“这是鉴容宝镜,能照见真实威仪。”
玄觉接过宝镜,怀中令牌发生变化。容仪如狮相的纹路浮现,却是平常心是道的图案。
明月望着微笑的万佛:“这一相,是在对治我慢?”
“是在对治一切装模作样。”玄觉转身,“该去准备最后三相对决了。”
北方天空,魔尊的咆哮已近绝望......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