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北武当河红叶感吟(上平八齐)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云蒸浅雾步河堤,唤鹊枝头旧宅栖。
寺院钟声惊寂莫,尘缘石径更沉迷。
三分烂漫沟渠北,百转婆娑岭壑西。
共享情怀如画里,风摇愉悦踏踪蹊。
2025.10.5.
秋堤赏叶,悦景抒怀——评于金奎《七律·北武当河红叶感吟》
这首七律以“北武当河赏红叶”为脉络,将沿途的雾、鹊、钟声、石径与烂漫红叶交织成画,字里行间满是踏秋的愉悦与闲情,是一首景美情畅、格调明快的秋日佳作。
全诗以“游”为线,由近及远、由景入情,层次鲜活流畅。首联“云蒸浅雾步河堤,唤鹊枝头旧宅栖”开篇即勾勒出晨游的清幽场景,“云蒸浅雾”点明时节与晨间氛围,“步河堤”点出行动轨迹,“唤鹊枝头”则以动态的禽鸟增添生机,让画面瞬间“活”了起来,起笔便奠定轻松闲适的基调。
颔联“寺院钟声惊寂莫,尘缘石径更沉迷”巧妙融入人文与心境。“寺院钟声”打破河堤的静谧,以声衬静,添了几分禅意;“尘缘石径”则将目光从远景拉回脚下,“沉迷”二字暗抒对眼前景致的沉醉,既承接了首联的“游”,又为后文写红叶做了铺垫,过渡自然。
颈联“三分烂漫沟渠北,百转婆娑岭壑西”是全诗的“亮色”,专写红叶之美。“三分烂漫”“百转婆娑”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红叶的形态——沟渠边的明艳、岭壑间的摇曳,“北”与“西”的方位对应,让红叶的分布有了空间感,仿佛一幅铺展的秋日红叶图,视觉冲击力十足,也呼应了诗题的“红叶感吟”。
尾联“共享情怀如画里,风摇愉悦踏踪蹊”收束全诗,直抒胸臆。“如画里”点明眼前景致的美感,“共享情怀”拓宽了情感维度(可理解为与同游者共享,或与自然共情),“风摇愉悦”将无形的心情与有形的秋风结合,“踏踪蹊”则以持续的“游”作结,让愉悦的心境贯穿始终,余味轻松。
整首诗严守“上平八齐”韵脚,对仗工整(如颔联“寺院钟声”对“尘缘石径”、“惊寂莫”对“更沉迷”,颈联“三分烂漫”对“百转婆娑”、“沟渠北”对“岭壑西”),语言清新不晦涩,既写出了北武当河秋景的独特,又传递出踏秋的纯粹愉悦,读来如随诗人同游,心亦随之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