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病中过中秋
江叔银(湖北麻城)
乙巳中秋病裹身,孤光冷味两相侵。
药炉沸雨窗前碎,桂魄浮云劫外沉。
雁字横天书旧梦,烛灯顾影怯新吟。
犹怜故里瓜藤架,独对清辉忆最深。
病中秋思,孤心映月——评江叔银《乙巳年病中过中秋》
这首七律以“病中中秋”为核心,将身体的病痛与佳节的寂寥深度交织,字字染愁却不堕悲戚,在清冷中藏着对故里的温软牵挂,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沉的抒情佳作。
全诗脉络清晰,由身及心、由景入忆,层次极为分明。首联“乙巳中秋病裹身,孤光冷味两相侵”开门见山,以“病裹身”点出处境,用“孤光”(月光)与“冷味”(病苦与孤寂)的“两相侵”,直接奠定全诗清冷孤苦的基调,起笔便抓牢了“病中过节”的核心矛盾。
颔联“药炉沸雨窗前碎,桂魄浮云劫外沉”是全诗的“诗眼”,写景堪称精妙。“药炉沸雨”将药炉的热气与窗外的雨声相融,“碎”字既写雨声淅沥,也暗喻病中心绪的纷乱;“桂魄(月亮)浮云”本是中秋常景,却以“劫处沉”点染,将个人病痛升华为一种“劫难”般的压抑,景中含情,情与景契,把病中观月的特殊感受写得入木三分。
颈联“雁字横天书旧梦,烛灯顾影怯新吟”转向内心刻画,由景及情自然过渡。“雁字”传书、“烛灯顾影”皆是古典诗词中寄寓孤寂的经典意象,诗人借“书旧梦”写对过往的追忆,用“怯新吟”表病中无绪创作的胆怯,细腻地描摹出病中之人的敏感与落寞,情感真挚动人。
尾联“犹怜故里瓜藤架,独对清辉忆最深”则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愁苦转向对故里的回忆。中秋的“清辉”本是清冷的,却因“故里瓜藤架”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变得温暖,以乐景(记忆中的故里)衬哀情(当下的病苦),既收束了全诗的愁绪,又留下悠长的余味——所有的孤寂,最终都落回到对故乡最深的思念里。
整首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如颔联“药炉”对“桂魄”、“沸雨”对“浮云”,颈联“雁字”对“烛灯”、“旧梦”对“新吟”),用词精准而不晦涩,将个人病中境遇与中秋的节令特点、思乡之情完美融合,读来既见古典诗词的雅致,又能共情那份藏在文字里的孤苦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