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呈凡师
三绝当年驰令誉,羁旅燕台未归去。
绛幄声华海内钦,青毡世胄江南著。
大隐都门隔世尘,槐衙冠佩旧词臣。
书成脱手三千管,诗罢齐肩更几人。
眉间黄气萦青镜,体貌清癯神愈净。
寿骨嶙峋法藏魂,道心潇洒全真性。
巴蜀诗名擅胜场,端居原近碧鸡坊。
壮怀自未输并侠,浪迹人曾慕楚狂。
客里春心金谷月,吟边秋鬓玉关霜。
故园兵后怀蓉邑,往事丁年忆草堂。
遁世陶潜惟识晋,还家江总已非梁。
朔云边雪浑无惧,陇上归来骨气苍。
橐笔京华勤自课,金猊玉茗珠生唾。
敲壶生计试牛刀,秉烛光阴争蚁磨。
清词都付扣船歌,揽镜犹看鬓不皤。
蔗境吾公欣未已,梅村弟子叹无多。
三更消夏孤山梦,一曲迎春四海波。
每见案头诗债积,常劳衰病老维摩。
文采堪嗟时代异,柯亭刘井皆非昔。
弘景曾辞宰相征,康成早谢将军辟。
犹忆京师谒董帷,瞻颜深憾造门迟。
识公锦棹舟中感,释我丹铅卷里疑。
冠裳待复先存录,衣钵能传首在诗。
秋风定起莼鲈思,想见窗前落笔时。
作者简介
于文政,回族,1952年生。籍贯江苏南京,现居辽宁沈阳。自幼承父亲启蒙国学,插队时得八旗佟佳氏后嗣佟春甫先生指教;回城后,多年拜问于黄禹篇先生门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忝列诗坛泰斗孔凡章先生门下。现主持于文政国学馆、于文政文学馆,兼任多所大专院校特邀研究员、客座教授,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凡章先生手稿
分
句
注
释
三绝当年驰令誉,羁旅燕台未归去。
三绝:凡翁(孔凡章先生)有诗词、围棋、交谊舞“三绝”之名。
驰:传播。
令誉:美誉。
羁旅:寄居。
燕台:北京。凡翁是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萧山临浦镇,1959年后调入成都市体委,任围棋教练,后调到四川省体委,任围棋主教练,晚年又任职于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故云。
绛幄声华海内钦,青毡世胄江南著。
绛幄:即绛帐,对师门、讲席的敬称。
声华:即声誉。《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上〉:“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这里借誉凡翁传道授业之事。
青毡:本意指青色的毛毯,这里指“青毡故物”,喻先祖遗物或旧业。《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徽之子)王献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世胄:世家子弟或贵族后裔,这里指世代书香门第。凡翁父亲孔庆叡,字韦虎,早年留学法国、比利时,习军事,在巴黎参加兴中会,为国民党左翼人士,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青岛天文台工程师等,故云。
大隐都门隔世尘,槐衙冠佩旧词臣。
大隐:即“大隐隐于朝”之谓,寓为国家做事。
都门:京都城门,借指京都,这里指凡翁任职于北京中央文史馆事。
槐衙:古代长安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称槐衙,这里亦借指北京。
冠佩: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
词臣:古代指文学侍从之臣。刘禹锡《江令宅》诗:“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这里描写凡翁在中央文史馆任职时的文人形象。
书成脱手三千管,诗罢齐肩更几人。
三千管:三千支笔,泛指用笔多也,非实指。笔杆为管状,故毛笔谓之管,如韩愈《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称“管城子”,亦称“管城君”。
齐肩:犹比肩,谓与肩相平。《后汉书·舆服志上》:“熊旗六旃,五仞齐肩,以象参伐。
眉间黄气萦青镜,体貌清癯神愈净。
黄气:黄色云气,指祥瑞之气、喜气。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施元之注:“韩退之《郾城晚饮》诗: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黄色见归期。”冯应榴合注:“《玉管照神局》:黄色,喜征。”
清癯:亦作“清臞”,犹清瘦。陆游《贺张参政修史启》:“镇抚四夷,位居台鼎,而有山泽清臞之容。
寿骨嶙峋法藏魂,道心潇洒全真性。
寿骨:相术用语,指人耳后的头骨部分,这里泛指身体。
法藏:即方便法藏尊者,为唐代佛学高僧,俗姓康,字贤首,号国一法师,祖先居康居国,至其祖父时,举族迁至长安,为华严宗开创者,华严五祖之一。
全真:即全真道,中国道教重要派别之一,由金代王重阳创立。
巴蜀诗名擅胜场,端居原近碧鸡坊。
巴蜀诗名:凡翁乃四川成都人,早年在成都即有诗名,故云。
擅胜场:擅长的领域。
端居:指平常的居所。
碧鸡坊:这里指成都碧鸡坊,在成都武侯区,南朝梁《益州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唐杜甫《西郊》诗:“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壮怀自未输并侠,浪迹人曾慕楚狂。
并侠:即“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幽指幽州,今河北地区:并即并州,今山西太原地区,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
楚狂:陆通,字接舆,春秋时楚人也。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云:“楚昭王时政令无常,陆通乃佯狂不仕,时人称为“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迎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孔子欲与之言,通趋而避之。这里皆赞美凡翁之高格。
客里春心金谷月,吟边秋鬓玉关霜。
客里春心:离乡在外、感时伤春之诗心。
金谷:晋·石崇所筑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金谷涧中。潘岳《金谷集作》诗:“朝发晋京阳,夕次金谷湄。”晋惠帝时,石崇邀约欧阳建、陆机、陆云、刘琨、左思、潘岳等人,常在金谷园中,登高临水、饮酒赋诗。
吟边:吟咏之中,或诗词的意境里。
玉关:即玉门关,汉武帝时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这里皆泛指凡翁早年的游历岁月,与诗友们互相交往、诗文唱和的日子。
故园兵后怀蓉邑,往事丁年忆草堂。
故园:本意指故乡,这里泛指中华大地,凡翁及其先辈居住过的地方。
兵后:战后,这里特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
蓉邑:成都。
丁年:成年、壮年。
草堂:成都杜甫草堂,这里指成都。
遁世陶潜惟识晋,还家江总已非梁。
遁世:原本指隐居,这里指逃避世俗。
陶潜:即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浔阳郡柴桑县人(今江西九江),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至刘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
江总:即江令,名总,字总持,祖籍济阳郡考城县(今河南开封),南朝陈大臣、文学家、诗人,隋文帝平陈后被迁入长安,后放回,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病死江都(今扬州)。这里是说,世事沧桑变幻,凡翁隐约觉得自己还是民国人也,实则已非。
朔云边雪浑无惧,陇上归来骨气苍。
朔云边雪、陇上:皆泛指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
苍:苍老而挺拔:抗日战争时期,凡翁辗转至甘肃兰州生活过一段时间。
橐笔京华勤自课,金猊玉茗珠生唾。
橐笔:亦作“橐笔”。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或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作持橐簪笔,简称“橐笔”,后亦指文士的笔墨耕耘。橐音tuó。
京华:京城。
自课:自己完成规定的工作或学业,亦指亲自授业:金猊:香炉的一种,炉盖作狻猊形,空腹,焚香时,烟从口出:玉茗:本指白山茶花,这里借指香茗:珠生唾:即“咳唾成珠”,形容文词极优美,亦指言谈不凡,议论高明。《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敲壶生计试牛刀,秉烛光阴争蚁磨。
敲壶:即“唾壶敲缺”,寓指人壮怀激烈,十分渴望施展才能或抱负。《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试牛刀:即“小试牛刀”,意指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指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彩。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秉烛:拿着点燃的蜡烛,喻勤奋:蚁磨:比喻忙碌不停的工作。
清词都付扣船歌,揽镜犹看鬓不皤。
清词:清丽的词句。
扣船歌:指凡翁诗集《回舟集》。凡翁素喜李义山《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句,故其诗集名曰“回舟集”。
揽镜:持镜。
鬓不皤:两鬓未斑白,犹言不老。皤音pó,白色。
蔗境吾公欣未已,梅村弟子叹无多。
蔗境:指先苦后乐、有后福。《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梅村:即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等,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明亡后,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娄东诗派开创者。凡翁尝言“愿侧梅村弟子行”,十分推崇梅村,叹今人习梅村诗者太少。
三更消夏孤山梦,一曲迎春四海波。
孤山梦:见“孤山处士”,此归隐之想。
迎春:或出自凡翁诗句或诗篇名,比如癸酉、甲戌、丙子、丁丑年各作之七律名篇《迎春曲十首》等。
每见案头诗债积,常劳衰病老维摩。
诗债:指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写诗但还未写的亏欠,常用作婉辞或客套语。
维摩:“维摩诘”的省称,又名维摩罗诘、毗摩罗诘,在家修行的大乘佛教居士,著名的在家菩萨。后泛称佛教居士。
文采堪嗟时代异,柯亭刘井皆非昔。
柯亭:即柯竹岩亭,明翰林院内景观名,为明代学士柯潜所建。柯潜,字孟时,号竹岩,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安乐里柯山人,明代文学家。历任代宗、英宗、宪宗三朝的省、会试主考官及殿试读卷官,精于文字,廉洁公正,素负重望。以文章雄世,有“柯家文章”之称。
刘井:即刘文定井,亦明翰林院内景观名,为明代学士刘定之所浚。刘定之,字主静,号呆斋,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刘定之登进士第,历官翰林编修、太子洗马等。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以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次年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成化四年(1468年),迁礼部左侍郎,屡次谏言时政。去世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安”。明·李东阳《学士柏》诗:“当时院长文安公,柯亭刘井相西东。”按:清鄂尔泰、张廷玉撰《词林典故》卷六下:“明翰林院,在东长安门外北向,其西则銮驾库,东则玉河桥,元之鸿胪署也(《春明梦余录》)......嘉靖戊子,始建御制五箴碑于敬一亭,亭树于堂之南,左则刘文定井,井之外为莲池,右则柯竹岩亭,亭之前为土山。”这里借指凡翁等文人相聚之地,已非往日模样,感叹时代变迁。
弘景曾辞宰相征,康成早谢将军辟。
弘景:即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梁武帝萧衍(萧衍曾任齐和帝萧宝融时相国、扬州牧,后又加封为梁公,获九锡)即位后,屡请不出,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康成:即郑玄,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潍坊市峡山区郑公街道)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黄巾起义爆发后,郑玄求名而不求官,羞与外戚阉寺为伍,绝不愿涉足仕途,屡拒外戚大将军何进征辟。这里是说凡翁亦曾屡屡婉拒国家征聘。
犹忆京师谒董帷,瞻颜深憾造门迟。
谒:拜见。
董帷:《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这里代指凡翁门第。
造门:上门,这里犹言拜入师门。
识公锦棹舟中感,释我丹铅卷里疑。
锦棹:指凡翁《回舟集》:舟中感:唐·元结《系乐府十二首·其五·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丹铅:指点勘书籍用的朱砂和铅粉,借指校订之事。
冠裳待复先存录,衣钵能传首在诗。
冠裳:这里指官职。
衣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盂,后泛指老师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秋风定起莼鲈思,想见窗前落笔时。
莼鲈思:即“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孔凡章先生像
作者注
先师孔凡章先生,字礼南。其家尊孔韦虎先生,孙中山同盟会会员。先师出生于四川成都,后来于上海读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至甘肃兰州。解放后于四川省围棋队担任主教练。晚年列座中央文史研究馆。
平台编辑:李菁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JyegMRMYhsXjbmRWaYB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