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名誉社长:谭丽华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作者简介:刘永平湖南长沙诗人,学者。
2025年10月3日长沙
七律·柳吉鱼承孝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黄花风暖拂秋辰,柳吉鱼游载孝真。
卧冰古意千年颂,触掌鳞光一脉承。
犇岛垦泥知力穑,野营劈棘砺同心。
柳言最解藏恩意,水映初心启后人。
2025年10月3日长沙
柳吉鱼赋·承孝启新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十月风牵长云,漫过黄花镇的晨昏
省厅的步履轻叩田埂,育龙的星光落进鱼群
柳吉产业园的脉络里,正流着千年孝的根
一尾鱼剪开碧波,鳞光驮着远古的真
孝子卧冰时呵出的暖,漫过时光的裂痕
那跃出寒川的银影,是天地垂怜的信
此刻在池畔绕着孩童的指尖,把孝的密码悄悄问
孩子俯身时,额发沾了池边的嫩
鱼鳍轻触掌心的刹那,像接了场跨越千年的吻
犇奔岛的朝阳,正吻着孩童的掌心
他们刨开泥土,让作物的嫩芽触到星辰
野外生存的汗滴,砸在青石上生了纹
不是挣脱成人的笼,是借自然的手开蒙尘
合作搭起的帐篷,撑起彼此的信任
烧烤架上跳动的火,把分享的故事慢慢炖
KTV的歌声飘远时,恰与虫鸣撞个准
原来休闲不是闲,是让心在烟火里认家门
认五谷的香,认伙伴的真,认天地的恩
柳总说,鱼的眼泪沉在水底
人的感恩,要种进岁月的肌理
当孩子的指尖拂过鱼鳍,便触到孝的真谛
不是书本里的铅字,是给父母递茶时的温
是跌倒时伙伴递来的手,是收获时先递出的讯
是独立劈开荆棘时,眼里亮起的韧
这韧里藏着古训——孝不仅是承欢膝下的亲
更是对万物的敬,对天地的仁
这方土地藏着大智,把教育的魂轻轻引
不是填鸭的道理,是让自然做先生
教孩子辨五谷的芒,也教他们懂每粒米的辛
教他们闯野外的风,也教他们护弱小的身
孝不是一句空言,是给菜苗浇水时的认真
是见鱼群摆尾时的喜,是对晨光微笑的纯
看那鱼群游成阵,多像人间的暖在奔
从远古的冰面,到今日的园茵
孝的脉络连着重霄,也连着脚下的根
连着重霄里的日月,也连着泥土里的魂
待孩童长成栋梁,便把这薪火向远伸
让每个生命都像池中的鱼,驮着暖与真前行
感恩是心灯,照亮归途的程
孝行是人身的脊,撑起天地间的人
而这方园,便是播火的地,是承孝的根
是人间烟火里,最绵长的春!
2025年10月3日长沙
《隧月载新声》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流光擘夜,凿隧通天,贯古今。
此夕中秋,玉魄悬玄穹。
清辉漫过隧口时,竟难辨——
是唐苑桂凝霜,宋庭云抱魄,
还是今岁探徽,掠舷的寒芒。
我倚隧扉凝睇。
见月华漫洇隧壁,叠着千年诗痕:
曾照太白倾觞的那缕,
正拂过测控屏间,跳动的星络;
曾映易安卷帘的那轮,
仍悬在仙娥出舱的玉臂旁。
隧那头,柳七执管蘸蟾光,
墨渖洇透云笺,桂馥随词韵漫出。
隧这头,探徽车叩遍月背环形岫,
于玄阴处拾得星屑——
那微光,恰似古人未缀的半句清吟,
藏着千年未解的月谜。
仙娥指尖触月腴,霜华沾湿银铠,
竟如苏子握管时,墨渖染犀。
抬眸望寰球,万家灯火缀成星河,
恰应永叔笔底风光——“灯火钱塘三五夜”,
千年后,人间团圆意,仍似这般明灭。
“天上一日,地下一月”,
古人的谶语,此刻成了航天玉牒里的玄注。
当纶音穿云破汉,
他们的乡语撞入唐宋诗魂——
太白的酒卮,易安的窗纱,
都似闻这声来自星汉的问讯。
原来这声星汉问讯,便是千年后的“问月”,
不是隔窗遥望,是驾槎探广寒,
把人间团圆意,说与亘古的冰轮听。
何须叹古今隔河汉?
“山中方几日?世上几千年?”
这隧,这魄,这星槎传的清响,
早将幽怀绾结。
古魄照今人,今人拓新轨。
当清辉漫过探徽车之星枢板,
当这千年谚语,遇见月背藏着的星屑清吟——
便知“无古不通今”从非虚语:
它是词人笔下的圆缺,
是仙娥掌中的月腴,
更是万家灯火里,一脉相承的团圆热肠。
而那轮照过唐诗宋韵的玉魄,
正载着今人的星梦,
往更辽远之星河,续写新章。
2025年10月3日
乙已年八月十三
长 沙
巜隧月赋》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岁在中秋,玉魄悬霄,流光擘夜,隧启通天。贯千载遥绪,连唐宋清欢,携今时星梦,探亘古广寒。
观夫隧之始也:清辉漫溢,界破古今。或疑唐苑桂霜沾衣,或认宋庭云魄栖棂,或见探徽掠舷寒芒,荧荧若星。倚隧扉凝睇,月华漫洇隧壁,叠诗痕层层——太白倾觞处,那缕清辉拂今岁测控屏,星络跳动;易安卷帘时,那轮玉魄悬此朝仙娥臂,银铠凝晶。
隧之那头,柳七执管蘸蟾光,墨渖洇云笺,桂馥随词韵散;隧之这头,探徽叩月背环形岫,玄阴拾星屑,星芒似古人未缀清吟,藏月谜之冥冥。仙娥指尖触月腴,霜华沾铠,恰苏子握管染墨之姿;抬眸望寰球,灯火缀星河,应永叔“钱塘三五”之景。
忆昔古人谶语“天上一日,地下一月”,今入航天玉牒,作玄注分明。当纶音穿云破汉,乡语撞唐宋诗魂:太白酒卮似振,易安窗纱若迎。此声非复隔窗问,乃驾槎探月诚——将人间团圆意,说与冰轮听。
或叹古今隔河汉?然“山中方几日,世上几千年”,这隧、这魄、这星槎清响,传乡音于寰宇,早绾幽怀共鸣。古魄照今人,拓新轨未停;清辉漫探徽之枢,旧典遇星屑清莹。故知“无古不通今”非虚语:是词人笔下圆缺,是仙娥掌中宁和,更是万家灯火里,一脉相承热肠。
末乃见:那轮照遍唐诗宋韵的玉魄,载今人星梦,赴辽远星河,续新章永明。
2025年10月3日
乙已年八月十三
长 沙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巷风卷着些影子,都攥着张皱纸:
这张印“简历”,那张贴“工龄”,
“房贷”“相亲”的墨洇得发灰;
农民工的“工票”沾着水泥渣,“欠薪”二字磨成了淡痕;
老人的“病历”渗着药味,空药盒在兜里硌得慌;
留守儿童的“家书”折了又折,字缝里夹着没寄的“爸爸”;
孤寡老人的“救济单”薄如枯叶,风一吹就贴在冷窗上。
见了穿皮鞋的,这些影子便缩成一团,纸角都不敢翘。
楼上倒亮堂,盘子里的“馍”冒着油光:
笔杆戳破“青春稿”,嘴嚼碎“工龄日”,
短信像细蛇缠着薪水往回缩,账单压得“彩礼”喘不过气。
谁管工票上的淡痕?谁闻病历里的药味?
留守儿童的“爸爸”,早被“效益”盖进了账本。
底下的人,各有各的熬:
焦虑拌墨写不出“录用通知”,力气揉成团换不来“饭票”,
熬夜喂“房贷”的尺子,心动折角躲“育儿单”;
农民工盯着包工头的微信,转账界面转得眼发花,讨不回半分;
老人攥着空药盒,咳嗽声压得比药价还低;
留守儿童抱着旧玩具,把“爸爸”念得比夜色还轻;
孤寡老人的手机早停了费,连社区的通知都听不见。
倒有人喊:“甜呢!安稳呢!”
声音裹着馍香飘满街,嚼着却硌牙——
牙床子上,都是这些人的骨渣。
夜里,影子被钉在墙上,贴紧了各样的纸:
求职屏亮着,降价牌晃着,工资条躺着,
工票粘在工地栏,病历压在床头,家书夹在旧课本,
救济单还贴在冷窗上。
楼上的碰杯声脆生生的,像在咬什么,
——你道这“馍”又大了?
是吞了谁的青春?谁的力气?谁的盼头?谁的一辈子?
2025年10月4日长沙
鹧鸪天·游浏阳中洲村中西组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国庆晴光破晓雾,千畴稻浪涌金铺。
翁驱千里归心迫,鱼跃清塘待客殊。
谈故旧,话贤儒。七英闯世三儒硕,数十儒师念故庐。
童逐蝶,嫂捶裾。红旗映谷香盈路,此境堪留醉里纾。
2025年10月5日浏阳市沙市镇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才拾中洲稻陇香,风牵云影越时光。
醋塘旧浪沉鸥迹,枫径新苗逐梦扬。
不羡杭亭邀月醉,独钦湘浦酿科创。
星灯半百明如昼,更胜苏堤夜未央。
2025年10月5日长沙.西湖
穿越·西湖絮语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刚把中洲村的稻浪叠进衣角,指尖还沾着泥土的温软,转身便撞进一片透亮的玻璃幕墙——风把田园的禾香捻成丝,竟揉出创业园窗缝里,年轻的光。
记不清是哪片云飘得太急,三十年光阴忽然缩成一尾银鱼。它从记忆里的醋塘跃出,鳞片上还挂着旧年的涟漪,一摆尾,就把浑浊的塘水晃成了如画的湖。旁人总念杭州的好:凤凰亭临波,苏堤柳系千年月光;可晨雾里的长沙西湖偏不借这旧韵——红枫从“红枫计划”扉页探出头,顶开薄雾的嫩芽裹着键盘的脆响,岳麓山的影子漫过门牌时,风正说:凤凰栖的是古枝,这里飞的是朝阳。
泳道像一道银线,轻轻划开湖面的静谧。阳光落进去,碎成千万片金箔,正给奥唯尔基地的窗棂镶边,也给计划书上的墨迹镀了层暖。谁没听过断桥雪、长桥恋的淡墨故事?可当五十又八盏安居的灯次第亮起,每盏窗里盛着的创业梦,比三潭印月的烛火更烫,比雷峰塔的铜铃更亮——杭州的桥载着传说,这里的窗孵着未来,不必借古人诗行撑场面,年轻手掌揉碎的醋塘旧时光,本就是比凤凰亭更鲜活的篇章。
风掠过湖面时,总带着新旧时光的絮语。那是醋塘的涟漪在低语,是中洲村的稻穗在轻吟,最终都被科创中心的玻璃幕墙折射,化作键盘上跃动的光。原来“更美文”从不是复刻江南的柔,是让田园质朴撞进创业热烈,让旧塘沉静托起科创昂扬;是凤凰亭前的月光再柔,也照不亮这里,每片红枫尖上,正抽芽的远方。
2025年10月5日长沙 .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