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中心学校57年校友雅集
(书面发言)
黄桂标 2025.10.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校友们:
大家好!
大美大全,秋色如画;丹桂飘香,群英荟萃。在这丰收与团圆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眷恋的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重归我们魂牵梦绕的母校,共叙往昔情谊,同庆中秋佳节。
首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校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
站在这里,望着眼前熟悉而又有些崭新的校园,我们的思绪不禁飞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还记得吗?是这所坐落在群山怀抱中的母校,用她质朴而温暖的臂膀,接纳了当年那群怀揣梦想、略显青涩的我们。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留下我们求知的足迹;这里的每一间教室,都曾回荡我们朗朗的书声;这里的每一棵树木,都曾见证我们成长与欢笑。
我们不会忘记,是老师们在三尺讲台上的谆谆教诲,是他们在煤油灯光下,悉心批改作业,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与学习,用智慧和爱心,为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点亮了前行的道路,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这份恩情,如山高水长,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在此,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敬爱的老师们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岁月如歌,韶华似水。当年,我们从这里毕业,像一颗颗种子,随风撒向四面八方。多年来,我们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上,秉承着母校赋予我们“大德博学,全面发展”的校训人精神,努力拼搏,奋发有为。我们中,有辛勤耕耘的园丁,有为人民服务的政要,有守护正义的卫士,有建设家园的农工,有商海搏击的精英,也有扎根基层、服务乡邻的奉献者……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身居何职,我们都未曾忘记母校的培育之恩,未曾忘记这片曾经滋养我们的土地。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为母校增光添彩,我们永远是母校的骄傲!
今天,我们回来了。也许生活的磨砺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不变的是我们对母校的深深眷恋,是对恩师的无限感激,是对同窗的纯真情谊。看着彼此熟悉又略带陌生的面孔,那些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那份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们紧紧握住彼此的双手,尽情倾诉离别的思念,分享奋斗的甘苦,畅谈人生的感悟。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我们今天的相聚,是一次家人的团圆,是一次情感的凝聚,更是一次精神的回归。母校的发展,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的母校面貌已焕然一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作为校友,我们曾经为母校建立起运作了12年的基金会,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师生的成果奖教奖学。我们为母校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感到由衷的自豪,我们也愿意继续为母校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借此机会,我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桃李满天下!祝愿各位校友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万事如意!祝愿我们共同的母校,薪火相传,英才辈出,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备注:时维八月,序属中秋。10月3日,是大全中心学校办高中57周年校友回校日!学校教师与历届毕业生济济一堂,重温共同走过的难忘岁月,回望留下的永恒印象与美好记忆。活动由杰出校友谢胜万主持,大全中心学校奖教助学基金会负责人梁其昌做了财务管理报告,校长陈佳欢总结了近年学校发展和教育成果,镇党委委员王维福做了重要讲话!本人准备了讲话稿(见上文),但面对温馨和谐的情景,却做了随机脱稿发言:大全中心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学校取得日新月异与今非昔比的发展、期待学校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教育、以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质与才华,基金会的奖励应该以教育教学成果为导向,鼓励师生共同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