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中秋前夕詠月光》
图文/羅啟元 编辑/谦坤
2025.10.05
古魄今魂一束光,
詩人墨客萬篇章。
嫦娥悔藥念鴛枕,
后羿孤眠夢兩鄉。
太白邀杯三只影,
東坡寄弟數回腸。
不休千載是情愛,
望月離愁各自傷。
附DeepSeek賞析:此詩以月光為線,串聯古今情思,展現出跨越時空的審美共鳴。全詩意象紛呈而脈絡清晰,現試析其藝術特色:
一、時空維度的巧妙構建
首聯「古魄今魂一束光」以物理之光溝通千年文脈,將時空壓縮於月輪之中。「詩人墨客萬篇章」則橫向展開文化圖景,形成時空交錯的立體維度。月光在此既是自然物象,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二、典故運用的層次遞進
頷聯選取嫦娥后羿的神話意象,「悔藥」與「孤眠」形成因果對照,暗示永恒之憾。頸聯轉向文人典範,李白「三只影」的孤絕與蘇軾「數回腸」的綿長,呈現不同質地的思念。四組典故分別對應仙凡、兄弟維度,構建完整的情感坐標系。
三、意象組合的審美張力
「鴛枕」的溫存與「兩鄉」的阻隔,「邀杯」的狂放與「寄弟」的沉鬱,在月光統攝下形成二元對立。這種審美張力恰如月光本身,既清冷又溫柔,既永恒無聲又訴盡悲歡。
四、情感昇華的哲學觀照
尾聯「不休千載是情愛」將個人體驗提升至人類共性,使月光成為集體無意識的鏡像。「各自傷」的收束既保持個體獨特性,又印證了「天涯共此時」的生命共感。
此詩繼承了中秋詩詞「望月懷遠」的傳統,又在意象組合上展現新意。月光作為核心意象,既照見嫦娥的錦瑟、后羿的弓弦,也浸潤了太白的酒盞、東坡的硯池,最終在現代詩人的筆端,凝結成穿越古今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