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检验真理(杂文)
毋东汉
近四十年前,我们开展对“两个凡是”的批评和讨论,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岗村的所谓“十八勇士”就是在那种氛围中按下十八个红手印,带头分田到户的。
四十年过去了,据说小岗村人分田到户后不很久,又走上了集体化道路,令人唏嘘不已,陷入迷茫。
我的三十年教龄,养成一个毛病,那就是抠字眼。根据小岗村的实践,检验一下“分田到户”是否真理。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作为“真理”也应该经得起“检验”。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实事求是,恐怕事与愿违。
什么是真理?符合事实的正确理论。理论来自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是相违背。
咱就从抠字眼开始,“实践”是个动词,作为主语,“标准”是个名词,是个宾语。“实践”检验“标准”显然是主宾语不搭配的。应该是:“实践过程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或者说,“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实践”的词性名物化,活用为名词,“标准”也就顺理成章了。
“分田到戸”会引起“两极分化”,这是毛主席警告过的。他是根据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无数事实,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既然批倒了“两个凡是”,他的这个英明论断,也就该让“实践”来再“检验”一番,看看是不是“真理”。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井田制,由于没有正确指导思想,人民觉悟还停留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层面,结果私田各异,公田荒芜。统治者实行类似“分田到户”的政策,征收赋税。这种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其间土地买卖频繁,产生了贫富两极分化。有钱有势有权有能力的人买地,成为地主,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经营工商业和放高利贷,讨小老婆,雇丫鬟,养家丁,建立地主武装,成为大地主。然后买官或勾结官府,维护自己权势利益。没钱没权没势没本事的人,耍钱酗酒的人,生疮害病的人,医眼前疮,剜心头肉,卖地后讨饭、打工或当“土匪”。整个封建社会史就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史。
1949年解放后,党领导我们实行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为杜绝两极分化,不出现地主和雇农,共产党领导我们农民互助合作化。实现公社化,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我以为是效法地主的致富经验,因为单靠种田是富不起来的。
1976年,毛主席离开我们后,大海航行缺舵手,我们只好摸石头过河。“十八勇士”带了个头,全国吹起“分田单干”的“春风”,据说两三年就“大丰收”、“吃饱饭”,这是预料中的事,但不能持久。原来生产队时施的粪肥劲绽了,此后只施化肥,土壤板结了。原来的水利设施用不成了。绺绺田,妨碍农业机械化,库塘淤泥坝漏水,干渠失修废弃,库塘或成为私人鱼塘。河道因私人承包掏砂取石,河床降低,水上不了岸,稻田只好变旱田。公共积累全部私分。这都是分田到户带来的连锁反应,负面影响。当然,“分田到户”在某些山区和干部不得力的地方还是没办法的好办法。
通过小岗村的“实践”和大寨、南街村、周家庄诸村的“实践”,“不怕不识货,单怕货比货。”实践证明,走集体化道路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团结起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战胜天灾人祸;光靠种地只能保证饭碗牢靠,没有工业、商业是富不起来的。大寨和南街村及周家庄也是以农为主,开展多种经营致富的。小岗村也是重返集体化道路,放弃了小农经济自负盈亏。
再回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难发现,历史证明和毛主席论断:“分田到户会引起两极分化”是古人“实践”业已证明、今人再次证明的“真理”。改开四十年,涌现“一部分”数目可观的“先富起来”的致富榜样,同时也沦陷出许多“先穷下去”的帮扶对象。这些帮扶对象情况各异,因病致贫、因赌致贫、因天灾人祸致贫、因懒致贫、因酗酒致贫等等,在人民公社会避免,在分田单干后难逃脱。如果不是毛主席奠定的土地公有制,买卖土地会使两极分化程度更严重更不堪设想。粮食卖不上价,就近在社办企业上班成为过往,只好背井离乡出外打工。来回花费大,顾不上务田,栽树代粮,退林还耕有所改善。但村里没人,实在冷清。分田单干不敢恭维。
史实和现实雄辩地证明,分田单干具有资本主义萌芽和特色,与互助合作集体化道路是背道而驰的。它的前景是两极分化,现实再一次充分证实。
分田到户只是我们前进路上的试验小插曲,如同垮水渠时往后退几步往前跑几步就有了猛跨过渠的贯性。继续向前走才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如此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经验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列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从遵义会议到现在,业已反复被实践证明是真理。毛主席说“为人民服务”,若搞“为人民币服务”试试,就会贪官辈出。毛主席说“党指挥枪”,若搞“枪指挥党”试试,就会发生军阀混战。毛主席说“人民公社好”,若认为“分田单干好”,无异于说“团结起来力量小”,修个水库试试!前人已经证明生柿子是涩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尝涩不涩,或许甜。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过程是检验真理的途径。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牢记。实事求是,求就是调查研究。
2025.10.4.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