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尘迷
文/樊志刚 辽宁
许多人和事
任它随风而去
像残塘荒草
不留痕迹
没必要的纠缠
最好放弃
为了所谓情面
消耗精力
人生苦短
红尘游戏
能看破放下自在
走出尘迷
降伏自心
文/樊志刚 辽宁
生活犹如迷阵
不可太认真
一旦困在其中
必落得累累伤痕
一切发生
不过是尘缘幻影
是你的执着
成了爱恨
做好你自己
不在意别人眼神
向内探索
降伏你的心
当下心安
文/樊志刚 辽宁
人生又何必
希求圆满
只有感到欠缺时
才懂得稀罕
不要羡慕
别人的光环
在不为人知背后
都有难言
迎面来的
都是因果显现
坦然接受
当下心安
三诗品悟:于尘世纷扰中锚定内心的澄明
樊志刚这三首短诗,以质朴如话的语言搭建起一座通往内心的桥梁,从“放下”到“降伏”再到“心安”,层层递进地勾勒出成年人对抗尘世纷扰的精神路径,字里行间满是通透的生命哲思。
《走出尘迷》是对外部纷扰的清醒剥离。诗人将无关的人和事比作“残塘荒草”,这个意象精准又带着淡然的疏离感——残塘荒草本就无足轻重,随风而去不留痕迹,恰如那些消耗精力的“没必要的纠缠”。诗中“人生苦短,红尘游戏”的轻叹,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以“看破”为前提的主动选择,最终指向“放下自在”的生命状态,为读者提供了斩断无谓牵绊的精神出口。
《降伏自心》则将视角从外部转向内部,直面人心的“执着”困境。“生活犹如迷阵”的比喻,道尽了世人困于其中的迷茫,而“你的执着,成了爱恨”一句,更是点破痛苦的根源——许多伤痕并非生活强加,而是源于自身不肯松绑的执念。诗人给出的解法“向内探索,降伏你的心”,跳出了向外索求答案的惯性,引导读者在自我观照中找到破局的关键,让“做好自己”成为对抗迷阵的定海神针。
《当下心安》是前两首诗的精神归宿,也是对“圆满”执念的温柔解构。诗人戳破“希求圆满”的虚幻,用“感到欠缺时,才懂得稀罕”唤醒对当下的珍视;又以“别人的光环”背后“难言”的真相,消解了盲目羡慕的焦虑。最终落点“迎面来的,都是因果显现,坦然接受,当下心安”,并非被动妥协,而是历经思考后的从容——接纳不完美、看清因果,便能在每一个“当下”锚定内心的平静,让心安成为最坚实的精神底色。
三首诗一脉相承,从处理外部关系到打理内心秩序,再到找到终极的安宁,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心灵成长指南”,读来如听长者闲谈,却在不经意间让人卸下沉重,生出直面生活的通透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