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月夜的情话
作者:雷金钟
青青的湖
托起月宫皎洁的神话
熠熠的光
撩拨一湖生命的浪花
静谧安祥的青海湖月夜啊
沁人心脾
如诗如画
月喜中秋满
团圆好赏花
吴刚伐桂
思念凡间真爱
嫦娥奔月
揭开爱情面纱
青海湖畔
花前月下
多少次
喃喃自语
多少次
梦游天涯
我与伊人揽圆月
你在他乡还好吗
我多想
采一束无名的野花
用我的爱
为你编成一把七彩的吉他
我多想
摘一片瑰丽的晚霞
用我的情
为你织就一个醉人的家
思久了
竟把百灵鸟的歌唱
误为你甜甜的爽笑
想痴了
竟将手触的青草
疑为你的秀发
当风儿吻着湖水时
就想起皎洁的月下
当雷雨敲击帐篷时
就好似你亲昵的拳头
在我身上柔柔地捶打
……
哦
这美轮美奂的青海湖月夜啊
为什么
为什么到处都荡漾着
我们不熄不尽的情话
中秋(微诗)
文/邢志坚(河南)
一
只想阖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难耐对影成三人的寂寞冷落
好怜惜月宫里孤独的嫦娥
二
一轮银盘高悬天上
洒下柔美多情的目光
追月的彩云似飘渺的幔帐
三
月光映照草叶上的白露
仿佛一个个晶莹的珍珠
伴着萤火虫幽游曼舞
书法
文/嘉峪关流云
篆书在丝绸之路上游走
像千年未干的魏碑
浸透了焦渴如墨的土地
那时书法尚在宣纸上
人间烟火是淡墨的晕染
兵戈远在砚台之外
廊下的藤是皴擦的笔触
战马般探索着宣纸的纹路
春秋是散落的墨点
日月是留白处的精华
东西南北风未吹干乾坤的画卷
却有尘埃陷在未干的墨迹里无法自拔
男耕女织是工整的小楷
酸甜苦辣咸是王羲之精妙绝伦的行草
天工开物是浓淡的儒文墨香
天地人神在笔端处相望
低头俯身
看这些生活的藤——
是缠绕的笔锋四季轨迹
是昼夜攀升的墨韵
还有 从不向宣纸下的苍穹和泥土卑躬屈膝
首先能知道
文/中国一方
首先能知道
健康才可靠
吃饱了 喝足了
让你快乐随风跳
其次还知道
健康不可少
看明了 听清了
让你自在伴云飘
桃秀春意闹
桂香秋气绕
歌醉了 舞美了
身心顺律有情调
然后就知道
健康最重要
无疾了 无扰了
助你好运步步描
不忘历史抵抗
文/中国一方
不忘历史抵抗
不负大国担当
铲除战争的毒瘤
争取自由的阳光
可创未来辉煌
可见大国形象
守护和平的信鸽
闪烁自主的霞光
怀揣一体梦想
书写时代华章
唱响中国复兴曲
守咱家园的安康
传承先辈信仰
风雨坚定立场
冲破霸权的枷锁
铸就大国的荣光
路过路口
刘淮海
夏商三国和唐宋,
时光的路口这么多!
现在是新的世纪,
这么巧——我的爱人,
你也正好路过!
于是我们相识相恋,
幸福地结伴而行。
这路口美好而短暂,
让我们珍惜缘分,
手拉手,一起走过……
亚洲欧洲和美洲,
地域的路口这么多!
这里是华夏中国,
这么巧——我的朋友,
你也刚好路过!
于是我们相见甚欢,
愉快地一路同行……
这路口热闹而拥挤,
让我们相互关照,
小心着,别走散了……
团圆饭的缺口,被月亮补成了圆
文/那片树叶(河北)
月亮,把自己撑圆
是想照顾更多
把圆分给每扇窗
月亮从窗缝溢入
却不声张
只是静静观察
缺角的瓷盘
是未拆的信笺
月亮掏出一缕光
如银丝线
给思念打补丁
那只空杯
突然自己举起来
月光如瀑泻下
沿着桌边缘
勾勒出圆满弧线
清秋,浅语
那片树叶/河北
天,在蓝白之间徘徊
风,为静屏住呼吸
秋叶化为落叶
秋花也不再张扬
小河流水
压低了哗啦声
大山高耸
挡住了那边的对歌
我的思绪
藏在遥远回忆里
童年的梦
却不能再被提取
这个世界
没有比静更静的东西
笔扫秋声瘦
文/那片树叶(河北)
笔锋是一匹骏马
在白纸上奔驰
所过之处
留下深深的印痕
骏马的嘶鸣
是一首诗
亦或是一首歌
是非功过
都是笔锋说了算
而秋天的笔
借着秋风
更崇尚瘦金体
马蹄声声
化作簌簌叶落
每片落叶
都在白纸上
扮演撇捺的角色
灿烂夕阳恒闪烁
--和大学同学八十三岁特级教师李秀华《有感群聊悲摧谈》诗
作者:师永德
光阴无痕春秋曲
秋色有声岁月歌
一生育人莘莘子
遍布华夏神州活
人生苦短容颜老
富有诗书桃李多
特级教师沥心血
盛开华夏栋梁柁
不忘初心来时路
盛世夕阳莫蹉跎
每天写诗正能量
歌颂伟大新中国
呕心沥血花开处
沧桑正道有评说
从教一生大爱火
灿烂夕阳恒闪烁
霍州秋聚组诗
旖旎
组诗引言:
总有些时刻,会被岁月酿成陈酒。
比如这个霍州的秋夜2025年10月3日下午4: 30,星期五;乙巳年八月十二。在开元街永康北路永湘泽土菜馆,月光是引子,老友是主菜,一碗碗家乡味,一盅盅灵芝汾酒香,便足以将半生漂泊的故事,都温热成心头最妥帖的慰藉。
此为《霍州秋聚》组诗,记一段乡愁,敬一场相逢。
诗歌:《霍州秋夜的酒》
把灵芝汾酒倒进玻璃杯,就倒出了
半个世纪的月光。八位老友
像八片被风送回枝头的叶子
在霍州的秋夜里,重新聚拢
臊子面的热气,碗托的酸辣
烧血肠的咸香,模糊了
龙城与燕都的距离。当灵芝酒
在喉间烧出暖意,所有漂泊的故事
都成了下酒的小菜
鼓楼的钟声,藏在每个人的皱纹里
霍州署的楹联,被反复咀嚼
南涧河的流水声,混着碰杯的清脆
汾河的波光,映着我们霜白的发
直到月色,浸透了每一个瞬间
乡愁,便有了琥珀的形状
词:《鹧鸪天·家山聚》
桂子飘香入酒卮,故人相聚话当时。
鼓楼曾共观书史,霍署同吟劝学诗。
碗托滑,血肠滋,半生漂泊鬓成丝。
今宵且醉家乡月,莫管明朝各所之。
七律:《秋日家山友人聚》(平水韵)
金风送爽桂香浮,故友相逢话旧游。
一盏醇醪消别绪,几盘珍馔解乡愁。
鼓楼影里谈今古,霍邑城中忆去留。
碗托血肠堪下酒,清辉遍洒酒高楼。
红安苕赋
文/胡世谋(古月)湖北红安
序
红安古称黄安,地接大别之麓,壤带丹霞之温。夫苕者,薯之别称也,闽粤传种,楚地扎根,红安独得天地之秀,故号“红安苕”。自康熙迄今,与斯民共晨昏,历饥岁为仓禀,经战火作糇粮,今则成产业之基,载精神之韵。斯物虽微,实系红安之魂,故为赋以咏之。
正文
一、苕之形质
红安苕者,其貌不凡。皮或丹赤,若晓日初升;或呈金黄,似秋阳泻野。体修长而腴润,质细腻而柔滑。剖之则肉如丹砂,莹然剔透;食之则生脆甜,若嚼霜梨;熟绵香,如啜琼糜。农科院察其质,糖高于常薯,纤维低于凡品,含维生之素,蕴矿物之精,可通腑气,可辅安澜,诚味与养兼者也。
烹饪之法,变幻无穷。蒸则皮红心黄,糯若凝脂;烤则外焦里嫩,蜜流齿颊;煮则清甘入脾,入口即化;晒则脆若金箔,薯香满室。磨粉为面,韧而不烂;酿之为酒,醇而弥香。百法烹调,皆成珍馔,故民曰:“一日无苕,食不甘味”。
二、苕之历史
稽苕之来,远溯明朝。万历癸巳,闽商陈振龙自吕宋携薯种入闽,渐播湖广。康熙间,红安始植,以其地风调雨顺,土疏而肥,遂成特产。《黄安乡土志》云:“藷芋红白二种,生熟皆可食,贫人半岁之粮,多者数十石”。
昔年饥荒,苕为“救命粮”。民倚之度荒,丁壮赖之充腹。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植域延袤二十万亩,岁岁丰登,养育一方。红安人之性,如苕之朴:不图名位,唯务耕耘;不贪膏粱,只甘淡泊,故苕与民,情同骨肉。
三、苕之革命功
及革命烽火起,红安为鄂豫皖根据地之核,苕则成红军之粮。黄麻起义时,民捐口粮,以苕济军,四十二万红安人,献粮千万斤,苕居其半。战士负苕而行,以当干粮;宿营炊苕而食,以振军威。
吴光浩率工农革命军困于山头,三日无食,见山腰苕田,许战士各取二苕,食毕突围,一战而捷。吴焕先领兵过乡,取苕充饥,留银元五饼于地,附书曰:“红军取苕,酬银五块,老乡请收”。此“银元换红苕”之佳话,至今传之。故苕者,非唯粮也,实革命之见证,红安精神之载体也。当时红军三支主力,皆赖苕之滋养,数十万军民,共沐苕之惠,此“革命苕”之名,不虚也。
四、苕之今盛
今之红安苕,非复昔时“救命”之姿,已成“致富”之珍。岁在甲辰(2024),植域达二十八万二千亩,产量六十有三万九千吨,产值四十有七亿五千万。一产十五亿六千万,二产二十七亿三千万,三产四亿六千万,带动七万八千五百农户,共享其利。
加工之肆三十有七,转化之能超三十万吨,制品分八类,凡百二十种:红薯热干面、酸辣粉、倒蒸薯干、红苕酒,皆为佳品。品牌为中国甘薯类首获地理标志者,入“湖北农产品品牌二十强”,价值四十有一亿。商路则线上线下并举:线下设大别山交易中心,联沃尔玛之属,年售四万余吨;线上声播域外,网销十八亿,单品屡登热榜。更出口欧美,与美商订粉丝三百吨,值六百六十万;四品过中欧之检,将销欧盟,海外粉丝四千余,声名远播。
五、苕之精神
夫苕之德,索寡而献丰。不择硗薄,不畏旱涝,落地即生,岁岁报稔。红安人之质,如苕之朴:革命时“一要三不要”,舍生取义;建设时“一图两不图”,埋头苦干。故“红安苕精神”者,即奉献之精神,实干之精神也。
苕与红安,同呼吸,共兴衰。昔为救荒之粮,今为振兴之基;昔伴红军历风雨,今随百姓奔小康。它非独一薯,实红安之根,历史之镜,精神之旗也。
乱曰
伟哉红安苕!生乎红土,长乎红乡,献乎红民。貌不矜贵,而功盖一方;质不华艳,而德润千秋。昔济饥馑,今富山乡;昔哺红军,今耀华邦。愿其香飘四海,誉满九州;愿其精神,代代传扬!
歌曰
红安苕兮,丹皮赤心。
生于大别兮,沐彼晴阴。
养我百姓兮,岁稔年丰。
助我红军兮,气壮山河。
今兴产业兮,利泽万民。
苕魂永在兮,光照前程!
南京头条编委会精英团队
顾问:风鸽/李凤阳
编委:孙杰浩/马运琪/美美
审稿:赵贤龙/万俊卿/思羽/单色梦/毕绪金/高鑫/萧瑟秋风今又是/翁德云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主播:桃子/林海/阿红/小舟/傲荷/蓝天/大壮奶奶/良友/美丽阳光/美美/铿锵玫瑰/蒙古人·大生/素心如雪/晴耕雨读/芳草青青/依然/雯萱/燕子/凝若冰澜/紫氣東來·木蝴蝶/爱莲/室静兰香/可贵/沙漠玫瑰/海丹/憧憬/新心民敏/淡淡的茶香/烟雨/暖暖/细细的雨/心中的太阳/舒心快乐/鸿元/赵海峰/庐山/如月/小鹿斑比/虚心竹/飘逸/水晶/肖向红/佳宁/小雨点儿/贾增英/平淡一生
关于赞赏:阅读量达到4万人以上,点赞人数达到20人以上,留言人数达到20人以上,返实际到帐金额的60%,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返赞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