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的名义致敬小小说
——“迎中秋·吴琼小小说读书会”
文/吴 琼
各位老师、各位线上线下参与读书会的文学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这次读书会的发起组织者——商洛云蒙山居主人萧军老师以及他的爱人张菊芳女士!感谢全国各地小小说编辑和作者的线上祝贺!感谢商洛籍作家朋友的线上祝贺!感谢今天莅临参会的各位老师!感谢公号‘馨香盈秀’对读书会活动的倾情推广!特别感谢祖国下一代——这些爱好文学的莘莘学子参会!
文学是个不老话题。千百年来,因为文学有牺牲、因为文学致贫穷,那些因为文学而名利双收的人和任何行业一样,都是站在业内金字塔顶尖的人,这类人少之又少!就是面对这样的窘迫境况,仍然有无数人义无反顾地热爱着文学,倾尽毕生精力去追求文学——可见,文学的魅力永不消逝!
今天,我们能相聚在远离城市,相对城区来说交通略有不便的云蒙山下读书、探讨写作,这本身就是文学的神奇魅力!是文学把这些爱好文学的人聚在一起。鱼在洋老师在贺信里说“以文学的名义,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相聚在一起,不是因为某一个人,某一部作品,也不是因为某一个组织,就是因为相聚的人心里都有文学,喜欢她、爱她,才从四面八方、放弃双节假期休息或者陪家人旅游,来到云蒙山居畅谈文学。
小小说倡导者杨晓敏先生说“小小说是平民艺术”。仅仅八个字就把小小说界定清楚了。小小说是艺术,艺术是有文学性的,不是故事、不是段子、更不是笑话,他是含有文学性的艺术产品;小小说的特性是平民的,就是说他是任何人可以读懂、任何人可以参与创作的一个文学体式——不同于煌煌十几几十百万字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这些传统的小说创作需要语言上的童子功,需要架构上的高屋建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小小说的平民阅读,平民参与创作特性,让他快速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茶余饭后、睡前醒来的快餐文化。一篇千把字的文章,可以让你会心一笑、可以让你掩卷沉思,在如今自媒体发达、短视频快捷的时代,作为普通百姓,人们已经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静下心来阅读大部头作品,那些大部头作品的热闹只是圈内的自嗨而已——退一步说,所谓名家的作品售价已经沦为大白菜折扣、很多名家开始和网红一起叫卖自己的书……在如此境况下,作为寂寂无名的作者,长篇小说即使上架,也只是做做样子,满足虚荣心而已,几乎没有什么销量。
相对地,在如今纸媒式微的大环境下,小小说的发表渠道依然畅通。那些老牌小小说刊物依然在出版,市级、省级、国家级报纸副刊一直在发表小小说,更有各个行业报纸副刊都在发表千把字的小小说。各个版本小小说年选还在继续出版……
所以,相对来说,小说家族里除了小小说创作发表平民可以参与外,其他长中短篇小说,新人写作发表更是难上加难。
2020年,在第十届“书香北京·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北京房山分会场上,我作了“精短类小说在普及大众阅读方面的意义”发言。五年过去,我觉得观点仍然不过时,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大众阅读”是近几年的热词,是因为经济化社会里,人们的阅读欲望少了,阅读时间少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而提出的一种口号和多媒体阅读催生出的一种现象。另外,大众阅读不同于“精英阅读”和“圈子阅读”。
“精英阅读”是少数高知分子的阅读我们够不着暂且不谈,“圈子阅读”是某个圈子人的选择阅读,有目的性的阅读,而“大众阅读”是工农学兵商等等包罗万象的人群阅读。在这个纸质媒体渐渐边缘化的时代,大众阅读更趋向于“走路阅读”和“枕边阅读”。
就像在手机上看“小红书”刷“抖音”一样,大众阅读的特点是“碎片化”和“超短化”。这样,篇幅短小、有故事特征的精短类小说(小小说)就进入“大众阅读”的视野。工作间隙、饭前饭后、晚上睡觉前、早上醒来后,甚至上厕所时,地铁里、公交车上都可以看完一篇或者几篇精短类小说,对于偏好阅读文字的大众,他们阅读精短类小说就如同刷抖音、看小红书一样享受。
这就是精短类小说对于大众阅读的意义一因为篇幅的短小和表现形式的文学化吸引大众在远离长篇巨制后对文学的最后接纳。“精短类小说”的叫法很多,小小说,微型小说、精短小说,海外华人也叫过袖珍小说等。字数一般在2000字左右(圈内征稿一般限制在1500字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管这种文体叫什么,字数怎么限制,但都叫“小说”。小说就是一种文学艺术类的作品,不同于故事、段子、小品文等,它必须有文学性在里边。好的精短类小说(小小说)就是有文学艺术性的、有文学特色的人物演绎出来的有文学性的故事。
关于小小说的读写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5.10.5 云蒙山居
作家档案:吴琼,笔名江东璞玉,1966年出生于陕西商洛。中国内地作家,图书编辑,现客居北京。曾用笔名吴銎,孤独的鱼等,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情感美文多面写手。作品发表在《延安文学》《牡丹》《文学港》《百花园》《小说月刊》等报刊。作品被《写作》《爱你》《人生》《百家故事》《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刊转载。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品曾入选《商洛文艺从书―文学卷》,九十年代诗歌《再别安康》入选《94,青春诗历》,《独步人生》入选《世纪末――青年诗人330家》。2005年开始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作品入选《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等权威选本和年度选本。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奖三等奖;百花园杂志社“2011——2012小小说优秀原创作品奖”; 首届秦岭生态旅游节“金丝峡”杯征文大赛小说组三等奖。小小说《欲望树》收入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我的父亲是那人》选入山西教育出版社教辅教材《语文树》(小学四年级版);《唱着生活的男孩》选入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学习主题》(八年级版)。常规出版小小说集《唱着生活的男孩》《一里一里的阳光》《一条自由飞翔的鱼》(三种版本)、散文集《半个苹果的爱》、诗集《爱的履历》等。2025年出版《琼庐小小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