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28》「飘舞的剑」(8776辑)

晨间寄语
8天的假日又数了一半。接下来的中秋佳节,被喻为倍思亲的日子。亲,是情的续写,是血脉相承的纽带,是人们借以挥发的心思。名人名言、名词诗赋,表达着人的情怀,只要合情合理,不分出处,拿来便是。所谓文章,文叙,成章也。
人都以感性较多,从感知到认知,情从心生,来不及过多考量。伴着节日的来临,我不仅在倍思亲中,想起我那位常把人生简索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挂在嘴上的战友,“魂归故里”了。“只有今生,没有来世”,践行着人这一生的刻度。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来了人世一趟,留下了什么?
战友把生前友好,视若至尊至亲要爱、待若上宾。凡与之交往过的,每每敬重有加,从不嫌贫爱富,到得家中,倾其所有,一次二次…,他把“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对人述说,是真诚,全力以赴,没有半点的虚伪和应付。人生在世,都在交朋结友,没有几个能做到他那样的。
上半年他走了,我写过追思。人被人想起是好事,尤其是想得他的好。我们保不住身后事有斥责、甚至被指都是正常。但是这位战友已经留下了“什么”——“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当作鞭策自己待人真诚的座右铭。他把今生的友情友谊友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以为是一种标记,“值”。
他在四川西藏北京和我们一起当兵,后在省军区干休所转业,在省农业厅退休,几十年的游子生活和工作,末了,他对子女们说,身后事回去,回到故乡去。要过节了,我和另一位战友从贵阳的殡仪寄存处,把他的遗骸送到他的老家,看到入土。用老家人的话讲,“入土为安”!算是为他送上了最后一程。
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人,都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今生尊重过,好好珍惜。鄙夷了,让开、或走开,没有必要自寻烦恼。都在说,人生没有好大意义,不过来了一趟,有那么些年,走了,也就完事。
那天他入土时下着雨,我们在泥泞雨水里和来和去,我隔空和他说,你走时有我们送,往后我来时你就接我吧!人,就是这样,你是怎么做的,别人也会跟着学,学不好,模仿也行。你亏心了,同样,也会有人学。都在做,都在学。难怪有“人在做,天在看”这个谚语。
过节有各种寓意和意义,各人的境遇不同,也就随遇而安。倍思亲,想自己以为的人和事,或算是一种意义?
新的一天,早安!
2025.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