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隆川同学《感聚事不成寄雪山》韵奉和并补注文/李咸化(山东济南)
半世同窗意自全,
两番筹策未如烟。
群聊曾载同心愿,
细务频劳赤手牵。
不叹佳期随事改,
尤钦肝胆向云巅。
虽无十月相逢乐,
此谊绵长总未迁。
补注:1. 余与隆川先生,乃邹平师范同学,一九七五年同获推荐入邹平师范,幸为同班。彼时求学往返,皆需翻山越岭行五十里山路,风露兼程间,情谊早植于青年岁月。
2. 余长川一岁,数十载往来,兄始终执礼相敬,这份敬重与当年山路同行的默契相融,即便今时聚会未果,亦未减半分同窗之厚谊。
3. 诗中“同心愿”既含五十周年联谊之盼,亦藏二人自多年至今,始终珍视同窗情的初心,恰如当年共赴学堂时,那份纯粹且坚定的同行之心。
附李隆川同学原玉:
感聚事不成寄雪山
文/李隆川(山东邹平)
世事蹉跎事难全,
好期两载付尘烟。
寸心同惜佳期误,
双鬓空添别绪牵。
幸有丹诚相照映,
如君肝胆对云天。
湖东遥寄一声叹,
风雪同舟意未迁。
注释:这首诗: 1 首联点出世事难全,两年筹备的聚会落空,"好期两载付尘烟"呼应"准备了两年"的背景,
2. 颔联刻画两人共同的失落,"寸心同惜""双鬓空添"体现彼此共情,"别绪牵"强化寒心之感,使情感更细腻。
3. 颈联用"幸有丹诚相映照","如君肝胆对云天",既对雪山赤诚品格的赞美,又以"云天"拓宽意境,显露出失落中仍存的相知之重。
4. 尾联以"湖东翁"身份,"遥寄一声叹"直抒遗憾,"风雪同舟意未迁"则在伤感中收束,强调即便事不成,两人情谊依旧,寓意聚不聚同窗之情永在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