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之美
文/宋本竞
一座牡丹园,几朵枯枝花,在岁月的长河中,苒苒不息的静享轮回。渗透了多少浓厚的人文色彩,留下了一道难以穷尽的谜底。
——自题
谷雨时节,去江苏盐城便仓观赏枯枝牡丹是最佳时候。
有人说,观赏枯枝牡丹,便是触摸花卉历史的日子。在这里,你可以领略花是地上的文章,也可以欣赏到花与人文贴合成一首优美的诗章。几百年来,牡丹园撩拨了无数痴迷者的心弦,很多人来这里内心充满了向往,总有一股莫名的敬畏和相见太晚的感觉。不见牡丹,你是不容易懂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诗的妙处。
走进牡丹园,满园花开,也许是春雨撩花,暖阳乍照。此时的牡丹美艳润泽,都有碗口大小,一如笑容纯真的孩子。花丛中有红有白,有紫有青,红的艳丽,白的玉洁,紫的大气,青绿妖娆。因为美丽的面容中,凸现出枯的手脚,才有了“园不在大,有枯则名”之说。
牡丹之地,自古多情。走进了细瞧,一朵朵牡丹花,那花瓣儿好似胭脂凝成,芬芳馥郁,衬托着花朵的叶片繁茂厚实,清脆欲滴,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在园中。然而它的枝干却是枯黄的,还带着点黑,仿佛默默地向世人讲述它的前世今生。我弯腰低头去探寻枯枝牡丹的奇特之处。呀!原来那枝杆都是枯枝,干瘪瘪的,象是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随同的园区管理人员告诉我:这枯枝也曾修行几百年呢!枝干憔悴如材,划根火柴就可以点燃。除此而外,枯枝牡丹颇有灵性,能感应世事时势。此乃真是一奇一怪,历尽百载风霜,一朝名闻天下。难怪谷雨时节,人人纷纷看花。缘于此花会在这时时令中绽放出一种枯枝之美,一种奇特的风格。
人世间总有美丑之分,植物界有枯繁之变。而便仓牡丹独异乎寻常者何?枯枝牡丹为何是“枯枝”?光听名字就撩人心弦。园中的碑文揭开了这一神秘的面纱,牵出多少前朝往事,留给后人的是一场百年的迷局,冥冥中仿佛又是一首绝世情诗,让人心生虔诚。查阅史书,终于找到了不同的版本和答案。古典名著《镜花缘》中曾有一段记载:“枯枝牡丹淮南便仓最多。”明万历《盐城县志》记载:“县东南有地名便仓,有枯枝牡丹一株,卞元亨手栽”。然而更多的是唐代武则天倒行逆施的传说。相传,唐代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开放,而唯有牡丹仙子违逆旨意,触怒武后。不可一世的女皇后愤怒不已,便下令将宫中的两千株牡丹用火炙烤,遂成枯枝。烈火烧烤了牡丹的枝梗,但毁灭不了牡丹仙子的骨气和一片冰心的境界。想到此,我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情。我不知道它们在火烤之前是否痛苦,内心是否难受,身体是否挣扎。我想它们是不甘的,是抗拒的,是从容的。一定在痛苦中寻求高雅,在挣扎中寻找静美,在枯萎中绽放新生。
一树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牡丹不仅有美丽的传说,更有无边的美丽。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它是美丽的精灵,仿佛是天地间最璀璨的明珠。而眼前的枯枝牡丹园将如烟往事,散落一地,让人过目不忘,令人不饮亦醉,成了春日里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一束别开生面的绚丽之花。然而在一些文人雅士的心中,却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成为独醉。画家对枯枝一见钟情,文人墨客对枯枝一见倾心,作曲家更是一见如故。于是乎在他们的画中、诗中、歌中呈现出枯而不死、残而不败、迎风玉立、与世无争的画面,即使在枯干之时,仍是千姿百态,保持和追求的一种气质。
看到枯枝牡丹,恍惚间像似在翻阅一本被老鼠咬过的残书,更象是在观看一张退了色的黑白老照片。“枯枝”与“残枝”是一组近义词。都有一个缺和败的意思。人世间变的是人,不变的是景致。看到,想到那枯枝牡丹,一种残缺的美感在瞬间被点燃,那种经历沧桑后显出的美丽更有蛊感人心的魅力。我想起了《断臂的维纳斯》。2019年去欧洲,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内看到维纳斯半裸的雕像,身材端庄美丽,肌肤丰腴,椭圆形的面庞,挺直的鼻梁,充满了人体美的巨大魅力;我想起了中共党史上有12位独臂将军,他们为了新中国,失去了手臂,成了一名名英雄人物;我更想起残疾人海张海迪在病床上艰苦自学,翻译和创作了多部作品。
牡丹是花。在花的世界里,花开花落是规律是常态。枯萎凋零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一岁一枯荣,也是一种必然的归宿。如今七百年过去了,枯枝牡丹依旧静静的立于便仓园中,但有多少人会知道这段美妙而又有趣的故事?谁又曾经想起它所经历的繁华和烟云呢?是的,七百年来,围绕一个“枯”,续写了一页页历史篇章,既有居庙堂之高的毁花史料,又有处江湖之远的平民百姓的护花传说,更有当代人精心修缮和扩建保护的故事。悲喜汇集,毁誉交织,才有了这美然美奂,如梦如幻的观赏胜地。可以说枯枝牡丹只是一种普通花卉,历史文化的点染才是枯枝牡丹的生命灵魂。而眼前的牡丹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人们的赞美,它们在枯枝中展现的坚韧和高雅,却依然傲然挺立,这是一种生命的尊严与重量,表现出一种肃杀气氛里的一种战斗精神。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枯枝之美”。
离开牡丹园,一种难忘的画面在脑海中被浸染得深刻而凝练,给人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充实。坐在回城的车上,“牡丹之歌”的音乐声又在耳边响起,听着听着,清醒之中给人以厚重的启迪:生活中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像枯枝牡丹那样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勇敢地去挑战,用一种脱俗换得一世清新,这样的道行,真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参悟。
我想:这也是“枯枝之美”的真实内涵吧。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