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时,念故人盼归人
文/高金秀(甘肃)
日历一页页掀到九月底,窗台上的菊花刚绽出黄瓣,我就忍不住往厨房望——往年这时候,儿子早该拎着新鲜羊肉进门,袖子一挽就往灶台前站,说要给我和他爸炖锅热汤。可今年,灶台冷冷清清,只有我昨天泡的豆子,在碗里悄悄发了芽。
记得有年国庆节,天刚蒙蒙亮,收音机里就放着国歌。儿子那时还小,举着个小红旗在院里跑,我喊他吃饭,他却仰着小脸问:“娘,是不是有好多叔叔在远方保护我们呀?”我摸着他的头,想起书里写的保家卫国的英雄们,眼眶忽然就热了——是啊,正是有那些人把风雨挡在外面,我们才能守着这一屋烟火,过安稳日子。如今再逢国庆,红旗依旧飘在街头,可孩子大了,倒成了我日日牵挂的远方。
转眼就到八月十五,月亮像个银盘子挂在天上,亮得能照见院角那棵老槐树的影子。往年这时,爷爷总会提着个竹篮来,篮子里装着刚烤好的五仁月饼,酥皮儿一碰就掉渣。我和儿子围着爷爷坐,他给我们讲嫦娥的故事,儿子就抢着说“我要当宇航员,去月亮上找嫦娥”,惹得一家人笑个不停。后来爷爷走了,可每年中秋,我还是会摆上块月饼在他常坐的位置,好像他还在那儿,笑着看我们团圆。
最难忘那年中秋,儿子非要自己煮羊肉,说要让我们尝尝他的手艺。我在旁边叮嘱“小心烫”,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他“哎呀”一声——滚烫的羊肉汤溅在他手背上,起了个红泡。我赶紧拉过他的手用凉水冲,他却咬着牙说“娘没事,汤没洒,还能喝”。那时候我又心疼又好笑,如今想起来,眼泪却忍不住往下掉。那道烫伤的印子早淡了,可儿子的小手,也早长成了能扛起家的模样,只是这双手,如今却不在我身边。
今晚的月亮又圆了,我把月饼摆上桌,也给儿子留了一副碗筷。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点凉意,我摸出手机,翻着儿子上次发来的视频——他在镜头里笑着说“娘,我挺好的”,可我看见他眼里的红血丝,就知道他又熬夜工作了。我想给他打个电话,手指在屏幕上按了又按,终究还是放下了——怕耽误他忙,也怕自己忍不住哭。
其实我也不盼别的,就盼着他能早点回家。不用炖羊肉,不用买月饼,哪怕就坐在院里,跟我说说工作上的事,或者就听我唠叨几句家常,哪怕只是一句“娘,我回来了”,也够我暖好几天的。月亮还挂在天上,我对着月亮许愿:愿远方的英雄们都平安,愿我盼的人,早日踏着月光回家来,咱们再团个圆。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