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郑芝龙降清“通海”被斩
作者:李铁
当浙东清军瓦解了舟山群岛鲁王朱以海监国政权,福建的南明隆武帝(朱元璋九世孙)政权顿有唇亡齿寒之感。此时,东南一带的实权人物郑芝龙已经决意投降清军,为了得到以一个好的前程。他密令险要的仙霞关(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咽喉要地)守将施福放弃天险,退守福建,隆武帝震怒不已,但又无可奈何。不久,郑芝龙谎称家乡安平遭遇海盗侵犯,带兵返回家乡,福州的隆武政权没有兵马保护,已经危在旦夕。
由于仙霞岭的弃守,清军几乎不损一兵一卒,就顺利进入了福州,隆武帝往江西逃亡,逃到汀州(汀县,隶属福建省龙岩市)时被清军擒获。被俘的隆武帝拒不投降,最终被杀。
郑芝龙将兵力集中到家乡安平一带,局部区域内显得更有实力。清军不愿打硬仗,就让郑芝龙旧相识写信招降他。清军统帅博洛派人拿亲笔书信到安平,对郑芝龙说:大丈夫应该“投明而事,乘时建功。”然后是一番甜言蜜语,又是夸奖又是许以高官厚禄,哄骗郑芝龙与他见面。
郑芝龙看到信件,被清廷画的饼打动,当即决定赴约,但嗅觉敏感的郑成功却察觉了危险,极力劝阻他:“我们手握重兵,不能轻信他的话。闽粤不比北方缺水之地,他们的马不可以任意驰骋。我们若凭高恃险,敌人就是有百万人马,也过不来。只要我们能收拾人心,大开海道,兴贩各港,给足粮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就不难。”面对郑成功的苦苦相劝,郑芝龙却回道:“你这是稚子妄谈,不知道天时,不懂时势。弘光朝时,左良玉等倚仗有天堑之隔,也有4镇雄兵,且不能挡住清兵南下,何况我们只是偏安一隅?” 郑芝龙认为:清朝“招我重我,就必礼我”。郑成功跪地哭劝道:“夫虎不可离山,鱼不可脱渊;离山则失其威,脱渊则登时困杀。”但郑芝龙早已决心降清,不耐烦地拂袖而去,自此父子俩分道扬镳。
郑成功多次劝止郑芝龙未果,就对父亲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父报仇。”
但郑芝龙觉得,对自己来说,清朝和明朝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凭借他在东南强大的水师和数量众多的军队,足以让清廷敬畏,对于前往清军大营兴趣盎然。
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十五日,郑芝龙带领500士兵在福州谒见了博洛,见面后,博洛不仅对他大加夸赞并且折箭为誓,然后俩人畅饮许久。有天半夜,博洛突然下令拔营回京,命令郑芝龙随行。郑芝龙不愿走,心知中计,但此时已经无能为力。与郑芝龙随行的500士兵早已被分散安排在各处。面对情况的突变,郑芝龙强装笑脸,表示北上面圣是他的夙愿,但突然离开福建,他儿子郑成功拥有不少军队,恐怕会出意外。但博洛并不惧怕威胁,他认为郑氏集团首脑已经进京,余下部众群龙无首,肯定投鼠忌器,自然不会怎么样。就这样,一代枭雄郑芝龙了离开自己部队,被裹挟到北京。
郑芝龙到北京后,清军利用他的声望,招降了不少广东沿海抗清武装,顺利攻占了福建、广东和广西东部。
郑芝龙编入汉军正红旗,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晋封为同安侯。一开始清朝对郑芝龙优待有加,他数次奉令命规劝郑成功降清,但郑成功不为所动,同时在闽南的抗清战斗中取得一定成果。顺治十三年(1656年),郑成功督师北上,击杀清将,势如破竹。清廷大震,逼迫郑芝龙再度派人相劝他归顺朝廷,郑成功怒叱了信使。
顺治十七年(1660年),福建巡抚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清廷遂以 “通海”的罪名将他斩监候,暂时没杀他,改为两年后流放宁古塔。
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清朝政府看郑芝龙招抚不了郑成功,没什么用处,还可能适得其反,就没有流放他,而是把他及其家眷11人斩首于菜市口。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