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裸山》、《裸河》作者简介: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很好记者站站长、优选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企业》《裸山》等十一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
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靠前金奖》获一等奖。】
长篇小说《裸山》、《裸河》作者:王世安
文履叩粤脉,墨香酿《裸河》
——《裸河》红艺团广东第四站创作巡礼
文︱蓝逸月河
【编者按】
2025 年惊蛰一过,王世安把电脑合上,对助手只说了一句:“《裸河》要下地,得先让脚沾泥。”
33 天后,他从广东回来,行李箱里少了一件换洗衣,多了 57 页浸透汗碱与粥香的札记。那不是素材,是《裸河》的第二颗心脏。
【广州讯】(蓝逸月河)
珠江晨雾尚未褪尽,粤剧《搜书院》的“柴房自叹”飘出骑楼,王世安蹲在青石阶上,把耳机凑近录音笔——红线女一声“唉……”,他听得脊背发凉,在备忘录敲下:
“女主桥洞下避雨,远处飘来这句‘唉……’,像有人替她提前叹完了一生的委屈。”
一、砖纹里的“饭碗诚信”
陈家祠。
非遗传承人老林把光绪年间“百鸟朝凤”砖雕拓本铺在八仙桌,指尖顺着刀痕游走:“匠人刻的是鸟,也是饭碗里的诚信。”
王世安当场掏出《裸河》校样,在“老木匠刻船板”那一页空白处画下砖纹,补写一行:
“老师傅指尖摸到凤凰卷羽,忽然想起师父临终那句话:‘木头里藏饭碗,刀尖上立人品。’”
二、长条凳上的“稻”字诀农讲所。
92岁的李伯展开父亲 1952 年的扫盲笔记本,纸脆得像蝉翼:“教农民写‘稻’,先画禾苗再写字。”
王世安把笔记本贴在胸口,转身对文友说:“《裸河》里那场夜校戏,缺的就是这股禾苗味。”
当晚回民宿,他重写段落:
“主角用树枝在泥地上写‘河’——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可’。
‘可水的“可”,是“可以养人”的“可”。’
老乡们蹲成一圈,屁股蛋把月光坐得稀碎。”
三、鲁迅手稿的“体温计”
鲁迅纪念馆。
灯光下,《为了忘却的记念》手稿最后一页,钢笔颤抖:“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王世安盯着那个“失”字,忽然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我写的工人失业,只有情节,没有体温。”
他当场划掉原句,改成:
“他攥着解聘书站在厂门口,影子被路灯压成一张没写满的纸,风一吹,哗啦作响,像有人提前替他哭过。”
四、镇海楼下的“码头韵”
镇海楼。
潮汕文友林先生用方言吟诵明人欧大任诗句:“帆影连潮起,车声逐岸回。”
王世安跟着节奏打拍子,忽然转身对众人喊:
“《裸河》缺一段码头对歌!”
他现场改词:
老船夫喊:“帆要顺着潮走,人要跟着路走——你急个啥?”
后生答:“潮不等人,活也不等人嘛!”
一句潮汕话“嘛”落地,众人鼓掌——粤韵的拍子,正式敲进小说肌理。
五、一碗艇仔粥的“烟火注脚”
每天清晨,文友阿青拎着保温桶敲门:“王老师,艇仔粥滚了,鲮鱼球是陈残云写过的那种。”
有天暴雨,阿青绕路来接,车里放《搜书院》。
红线女唱到“唉——”一句,王世安眼眶发热:
“女主走投无路时,就让这声‘唉……’从远处飘过来,像有人替她先哭了一轮。”
临别夜,大家把 33 天的拓本、手稿、录音剪成一本精装册,扉页题:
“承广府文脉之根,酿《裸河》现实之香。”
王世安抱着册子,当众哽咽:“这不是资料,是《裸河》的第二稿。”
六、57 页札记的去向
回京高铁上,他把札记摊满小桌板:
砖雕刀痕→老木匠掌心的老茧;
扫盲笔记→夜校泥地上的“稻”字;
鲁迅颤抖的“失”→工人影子的薄;
欧大任的帆影→码头一老一少的潮声;
红线女的“唉……”→女主桥洞下的隔空叹息。
57 页纸,最后变成 3 张插图,附在修订版《裸河》书末:
1. 陈家祠砖雕旁:“刀痕里摸到匠人精神的根。”
2. 农讲所长条凳:“笔记本上续现实叙事的弦。”
3. 鲁迅书桌前:“手稿笔迹里接稳为众生立言的笔。”
【后记】
王世安在修订版后记里写:
“广东 33 天,不是‘找’素材,是让《裸河》把根须伸进广府文学的老井,喝了个饱。
从张维屏的砖到陈残云的田,从鲁迅的‘失’到黄灯的‘体温’,再到一碗艇仔粥的滚泡——
《裸河》由此长出新的枝叶,也长出和人世握手的温度。”
好的文字,从来不是闭门造车,是踩在一座城的文学脉搏上,让古今人事熬成墨,再一笔一划写进读者心口。
广东之行,让《裸河》成为这样一本书:
翻一页,砖纹割手;再翻一页,粥香烫舌;
翻到最后一页,你听见红线女在远处轻轻叹了一声……
唉……

【本文作者简历:吴建(笔名蓝逸月河),辽宁大学中文本科,大连人,爱好文学,发表过多篇散文和诗歌。】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