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中之梦,梦外之园
——评郑升家《爱巢》对琼瑶可园的精神速写
安徽/王瑞东
郑升家以“昨夜星辰”为笔名写就的《爱巢——速写琼瑶的可园》,如同一支细腻的工笔,在简练的诗行间勾勒出一座既是物理空间又是精神图腾的建筑。这首诗超越了寻常的咏物抒怀,通过对琼瑶台北故居“可园”的描摹,完成了一次对文化符号的深度解读与对创作生命的虔诚礼赞。
诗歌以地理坐标精准开篇——“在台北淡水”,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场域。这座“琼瑶坐拥的豪宅”不仅是物质的居所,更是“近半个世纪的情愛”结晶。诗人巧妙地用“情愛”而非“爱情”,拓宽了情感的维度——这不仅是男女之爱,更是对文学、对生活、对理想的广博之爱。可园因此超越了建筑本身,成为“美丽的梦幻世界”的具象化,一个能够“让无数张青春的脸焕发光彩”的精神源泉。
诗中,“可园”这一命名本身就被赋予了深层的符号学意义。它既是对现实的忠实记录,更是一种哲学暗示——“可”园,何为“可”?是可行、可望、可居、可游,是生命与创作的一切可能性在此得以实现的空间。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命名的微妙,将园子提升为琼瑶文学宇宙的微缩模型。
郑升家对琼瑶创作生命的刻画尤为精到。他不满足于表象的礼赞,而是深入肌理:“为志同道合的伴侣辛勤笔耕”道出了创作与情感的共生关系;“勇敢追求永不放弃”则提炼出琼瑶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立精神。这些诗行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理解琼瑶现象的大门——她的作品之所以能“让俊男靓女们心潮澎湃”,正是因为其中贯穿着这种对爱与自由的执着追求。
诗歌后半部分对可园物质空间的描绘极具层次感。从“财富的积累”到“礼物的馈赠”,诗人完成了一次价值判断的升华;从“避风港”到“文化产品的集藏馆”,空间的功能性被赋予精神性。特别是“书香扑面/大量古玩/艺术瑰宝/寻常罕见”几句,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却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这座园子作为文化场域的特殊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始终在虚实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可园既是具体的——“一览水光天色/让疲倦的身体舒展”;又是抽象的——它是琼瑶文学王国的象征,是无数读者心中爱情乌托邦的投射对象。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使诗歌既具象可感又意境深远。
《爱巢》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一个精妙的隐喻。它既指涉可园作为琼瑶与爱人共同生活的物理空间,更暗示这里是她创作灵感的孵化器,是那些感动了无数读者的爱情故事的诞生地。郑升家通过这个隐喻,将建筑、人生与文学创作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一个文化名人居所的赞美,更是对一种创作态度的致敬。琼瑶的可园,在郑升家的笔下,成为了理想生活的象征——在这里,艺术与生活交融,梦想与现实接壤,个人奋斗与时代潮流共鸣。这首诗本身,也如同那座可园一样,既是语言的建筑,也是情感的避风港,引领读者在诗行间,窥见一种可能的生活与永恒的追求。
(2025/10/03)
🌹🌷🌺🌻🌺🌷🌹
附录:
爱巢
一一速写琼瑶的可园
⊙昨夜星辰
在台北淡水
才女琼瑶坐拥豪宅
她用近半个世纪的情愛
营造了美丽的梦幻世界
让无数张青春的脸焕发光彩
让俊男靓女们心潮澎湃
她对崇拜的偶像
赤诚付出
她为了独立自由的理想
勇敢追求永不放弃
她为志同道合的伴侣辛勤笔耕
事业丰收
名扬海内外
可园
是财富的积累
更是礼物的馈赠
是生活的避风港
它一览水光天色
让疲倦的身体舒展
它是文化产品的集藏馆
书香扑面
大量古玩
艺术瑰宝
寻常罕见
2024.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