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润心怀 薪火传使命
——2025年韶关市职工读书分享会散记
作者:李 丽
秋高气爽,一片金色阳光。新中国76华诞和中秋佳节前夕,粤北大地充盈着丰收喜庆的气象。
9月29日,由韶关市总工会主办,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韶关市作家协会国有企业分会、韶关发电厂联合承办的“百年工运•薪火相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2025年全市职工读书分享会在韶关发电厂热情启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职工代表、工会干部以及作家诗人们欢聚一堂,以书为媒,以文会友,共同见证一场属于劳动者的文化盛典。
文学与电力庄重浪漫邂逅
韶关发电厂,这座承载着南粤工业记忆的“能源心脏”,因其特殊性质,长期被赋予某种战备区的神秘色彩,手机导航图上难觅其踪。对许多在外地生活的韶关人而言,那几根绘着蓝天白云的高耸烟囱,早已成为归乡路上最温暖的地理坐标——“看到大烟囱,就知道到家了”。在职工眼中,它们更是“故乡的云”,是乡愁的具象。
今日,这座平日里戒备森严的电厂,终于向文学之光敞开了大门。参与者需经两道铁闸、两次安保检查方能进入,严谨的管理彰显着电力人的责任与担当。
韶关电厂工会干部李海燕和蔡丽玲早早守候在大楼下,热情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宾客。原定参观600MW集控室的行程,却因女性参与者多着裙装而遭遇“安全门槛”——电厂规定,车间区域严禁穿裙子。关键时刻,我果断借了一条长裤,现场换装,才让这场“与故乡云的零距离接触”得以成行。
登上摆渡车,每位座位上都整齐摆放着白色安全头盔,可调节、全覆盖,让从未踏入生产一线的文学爱好者们顿感新奇与庄重。在陈仕刚工程师和蔼细致的讲解下,纷繁复杂的机电设备、精密运转的控制系统,化作一曲现代工业的交响诗。
面对这庞然大物,平日挥洒笔墨的诗人们也忍不住暗自发出惊叹。而让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五月诗社总顾问桂汉标老师,竟曾是这里的建设者——53年前,他刚入职广东电力基建公司,便参与了韶关电厂5号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今昔交汇,76岁的他在生日当天重返故地,从一线工人到诗人作家,半世纪光阴画就成一个丰满的圆环。
在集控室,电厂工会副主席李海燕面对文学爱好者关于“机电设备如何激发诗意”的提问,笑着回应:“蒸汽的流动像诗句的韵律,电流的闪烁是无声的乐章……”身穿摄影马甲的吴贻才邓徳林忙着捕捉镜头按动快门。在闪烁光标的环形表盘屏幕前,参观者留下了值得珍藏的合影。
诗文与书香共庆百年荣光
秋天不仅是季节的馈赠,更是劳动者欢庆的时刻。正值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前夕,各行业领导和员工很多工作繁忙,但还是挤出时间参与今天的活动。韶关市总工会副主席肖伟旗派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副部长沈春生作为代表来了;韶关发电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何金宇和工会副主席李海燕全程参与活动;作为“2025年全市工会主题征文”承办方——五月诗社研究会和作协国企分会的主要负责人桂汉标、胡列志、罗明生以及其他市区作协副主席吕眉洁、唐学连、梁丽云和新传媒达人廖志伟、李小红、朱华茂等十余位文化与工会界代表悉数到场,现场气氛热烈。
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伟大工运精神,激发职工奋进力量,韶关市总工会特别举办此次主题征文活动。活动自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响应,职工踊跃投稿,共收到来稿七百多篇。经资深专家评委几轮审读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优秀奖10篇、入围奖20篇。
韶关发电厂工会主席何金宇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职工读书活动是提升职工素养、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载体。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书香企业’建设走深走实。”
韶关市作协国企分会主席罗明生作《赓续百年工运精神,谱写时代劳动华章》主题领学,带领大家回望百年工运波澜壮阔的历程,强调新时代劳动者更应发扬传统焕发工矿精神,为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并以笔为旗,记录奋斗、讴歌时代。
五月诗社社长胡列志详细介绍了征文组织与评审情况,并宣读获奖名单。
随后,由与会领导和专家向分获各类奖项的刘秋霞、唐学连、吴贻才、蔡丽玲、王若明、田利军、梅洁、梁丽云、曾旖荭等庄重颁发获奖证书,致敬劳动者的精神书写,以新时代职工的心声喜庆工会亊业百年荣光。
分享与寄望笑迎数智未来
获奖代表吴贻才、王若明、刘秋霞的分享将活动推向高潮。
吴贻才回顾了过去十年为电厂厂刊《北江明珠》点评“精神家园”专栏数百篇诗文的“不解之缘”,坦言:“在电厂看到蒸汽腾空的瞬间,我突然理解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看到了企业文化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支撑。”
王若明以《在劳动中绽放》报告文学中,记录了当今扎根本土基层三位劳动者,他们无私奉献的艰苦卓绝与百年工运传统添彩新时代的灿烂风华。
刘秋霞则通过《咱们工会》揭示:“工会不仅是维权组织,更是职工的精神港湾。”作为电厂工会的几个“女汉子”之一,她将工会干部深刻理解使命职责,化作每个日常的春风温馨,送达平凡普通的兄弟姐妹心中,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不止一次审读数百篇应征稿件的编辑行家,著名诗人桂汉标在点评发言中,欣喜于本次来稿中,反映工会题材很多,不论散文报告文学还是小说诗歌,质量优于往年,有众多出彩之作。当然,发言中提到一些作者把AI生成的作品,不加自己独特感悟与表达,生硬发送作为应征文稿,这是不可取的。以AI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正汹涌澎湃,一个新的数智时代正在到来。我们要拥抱未来,学习AI思维,把它作为一种可资运用的工具。但是,永远不能丧失作为创造者的主体性,写诗作文应最重视个人特别的创新精神,争取让自己的言说进入AI未来的“语料”库中……
接下来是赠书仪式。桂汉标、罗明生、唐学连、吕眉洁、梁丽云等分别向电厂工会和与会者赠送各自新著《AI花讯》、《邀稻草人同行》、《半盏莲韵》、《人淡如菊》、《诗访青春》,胡列志赠送刚刚出版的《五月诗笺·2025总工会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选》,此外还有《一片叶子的情怀》、《独饲苍茫》、《山野相依》、《空谷足音》、《桅杆上的情歌》等二百册新书。
李海燕副主席接过书籍时感慨:“这些作品将摆进职工书屋,让书香伴随机器轰鸣。”韶关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副部长沈春生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活动是工运精神与职工文化的‘双螺旋’结构,未来将推动‘车间读书角’‘工友诗社’等品牌建设,让文化成为生产力。”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征文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现场互动、线上多媒体呈现,让文字跃然于声光之间,赋予阅读以温度与生命。
近年来,韶关市总工会持续打造“职工书屋”“职工大舞台”“职工公益课堂”等文化品牌,推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此次读书分享会选址于平日难入的发电厂,更彰显出工会组织创新形式、深入基层、贴近职工的用心与温度。“我们不仅要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更要为职工筑精神家园、树文化自信。”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为韶关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当夕阳映照在那几根熟悉的烟囱上,这场融合了工业记忆、文学情怀与工运精神的盛会,也悄然画上句点。但书香未散,薪火不熄——百年工运的精神火炬,正由一代代劳动者接续传递,在南粤大地上,照亮前行的路。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