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去播种
我的外公快80岁了,依然喜欢去田间劳作,他喜欢傍晚去播种,外公种了一辈子田,是远近闻名的好手。他说,种子发芽需要的是营养和水分,不需要阳光;早晨,阳光很快就会出来,把土壤晒干,不利于种子的发芽;移栽植物也不可避免地要损伤植物的根系,刚移栽的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会下降很多,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大,移栽植物容易造成脱水,不宜成活……播种的那一刻,迎着夕阳的外公总是满头大汗,他像照顾新生婴儿一样照顾那些种子。在我的记忆里,他居住的村里有百户人家,外公家的庄稼、水果和素菜始终是最好的。
《播种季——傍晚》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他在诗中写到,这正是黄昏的时分,我坐在门楼下,观赏这白昼的余辉照临工作的最后的时光,在沿着夜色的田野,我凝望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一把把将未来的收获播散,他那高大的黑身影统治着深沉的耕地,你感到他多么相信光阴的有益的飞逝,他独在大野上来去,将种子望远处抛掷,张开手,又重复开始,我呢,幽暗的旁观者,沉思着,当杂着蜚声,黑夜展开它的影子,仿佛扩大到了群星那播种者庄严的姿势……
这首诗,我一直喜欢,傍晚去播种,也在心里播种希望和快乐,那样的意境,真的很醉人。
人的一生,不需求大富大贵,只需要平平淡淡,干干净净和开开心心,赵朴初是宗教学派的领军人物,他在《宽心谣》说,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原来,我们都是百姓,要有百姓的心态和生活,但是,真能做到先生这样的心境,实属难事。
在我国24节气中,芒种是很重要的节气。古人曰:芒种打火夜插秧。寓意是到了农忙季节,在这前三后四的几天里,不管多忙,在深夜里也得把秧苗插完。芒种,意味着忙于播种,忙于收获,今晚种下种子,必将收获幸福的一辈子,在农业文化中,傍晚去播种也有着丰富的寓意。古人认为,万物有时,四时有序,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应其时,为其事”。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山,但大地仍然接受着阳光的余晖,此时播种,种子在温暖的土壤中得以萌发,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
原来,傍晚去播种的寓意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忙碌与收获、生命力与希望等方面。这些寓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5年暑假,我和爱妻去黑龙江哥哥家度假,也在期间明白了很多养花种菜的意义,哥哥居住的那个小院有8户人家,他们家条件最好,哥嫂原来都是局长,现在退休了,衣食无忧,他俩依然喜欢种菜种花,每天傍晚,他们挑着水桶,扛着锄头,去菜园忙碌,哥哥家的菜园有二亩多地,里面的素菜和水果是应有尽有,哥哥和嫂子像照顾宝贝一样对待自己的素菜,那真叫一个“无微不至”,每天早晨,哥嫂就把几箩筐的素菜、鲜花和水果分给满院子的人家,那一刻,满院子都填满了快乐的欢声笑语。
作者:黄宏宣,江苏省作协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在各类刊物、网站发表作品近万篇,多篇散文获奖,出版散文集《我这十年》和长篇小说《深深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