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梦忽惊微信铃,旅加妗母欲通话。
忙寻得体衣装换,慌里慌张误接迟。
复拨未闻临舍刻,出门静待立门楣。
偶逢邻居闲谈甚,问起郎车是否置。
笑答羊城停费贵,养车不易暂休提。
言谈未几亲人至,手携月饼礼金随。
贺金元币捎三位,急拍合影忘奉卮。
我手机先留倩影,她屏再录笑颜熙。
快门方罢铃声起,言有俗务已驱驰。
传照叮咛多保重,匆匆作别意迟迟。
红包收讫忙回复,合影题字记此时。
2025中秋事,温馨片段满心脾 。
这首诗还原了事件的关键场景和细节:
今天午休正酣,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旅居加拿大的妗母发来的微信通话请求。
我手忙脚乱地从床上弹起,一心想着要穿得体面些,方便等会儿见面拍照。结果慌乱中竟错过了接听。
回拨过去,我还没听清她具体什么时候到就匆匆挂了,索性直接到门外等候。
等的时候,正好碰上邻居明叔,便闲聊起来:“明叔,上次看到停车场开走的车,那小伙子像您儿子,他买车啦?”
明叔笑着摆摆手:“没买呢,广州停车泊位费太贵,养不起呀。”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倒也不觉得时间难熬。
不一会儿,妗母就到了。她一进门就拿出一盒中秋月饼和一个见面红包,还细心地给我妈和老二,老三托她都带了加拿大元的中秋贺金回来,为中秋佳节助兴。
我们连茶水都顾不上递给妗母,就急着用手机自动拍照留念。先是用我的手机,再用她的,镜头里全是她亲切的笑容。
照片刚拍完,她就接到一个电话,说约好办事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她麻利地把照片发给我,叮嘱我们在家保重身体,便匆匆告别了。
送走妗母,我赶紧给亲人们回复收到红包的消息,还在合影上写字备注:“妗母赠中秋月饼红包,2025留念”。
这真是一个忙碌又温暖的中秋前的日子。
妗母到访,左一为作者马明生
【注】上文《中秋妗母到访记》中“急拍合影忘奉卮”的“忘奉卮”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语或成语,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忘记奉上卮酒”的意思。“卮”是一个古代汉字,读作“zhī”,其含义是古代盛酒的器皿。在粤语中,“卮”的读音为“zi1”。“忘奉卮”并非出自某一经典文献的固定表述,是根据语境临时组合的词语。
不过,与之相关的“奉卮”一词,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出现,如“沛公奉卮酒为寿”。另外,宋代仇远的《酒边》中也有“端阳正是独醒时,闲坐难忘一酒卮”的诗句。"忘奉卮"的寓意,主要是指因疏忽或忙碌而忘记了基本的礼节或情感表达。
简单来说,它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表面含义:就是字面上的"忘记了奉上一杯酒"。在古代,敬酒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表达尊敬、感谢或祝福。忘记敬酒是一种失礼行为。
深层寓意:引申为忘记了应有的礼数、关怀或回报。这通常带有一种歉意或遗憾的情绪。比如,因为太忙而忘了感谢帮助过你的人,或者忽略了对亲友的关心。
这个词并不常见,它的寓意更多是基于"奉卮"这个典故本身所代表的礼节和情感联结,再加上"忘"字所表达的疏忽感而产生的。
马明生,笔名Kavenma芬芳,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感。已有习作,希望能与各位文友交流分享,敬请老师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