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的序幕,是被一盏守候的灯点亮的。三十日暮色四合时踏进家门,心却系在九点多才到站的女儿与外甥女身上。直到深夜十一点,熟悉的推门声伴着银铃般的笑语涌进来,满室寂静瞬间活了过来。姑娘们争相分享高铁趣事,连空气都泛起青春的涟漪。简单收拾行装时,连灯光都透着甜软的期待,像酿了一坛青梅酒,等着明日启封。
十月一日的午后,我们载着一车暖阳向西疾驰。车轮滚过泛光的柏油路,像是在奔赴与落日的约会。云霞渐次浸染橘粉,群山轮廓在晚照中柔软成剪影。抵达官鹅沟时,暮色正好笼住“福满园客栈”的飞檐。山间的夜是沁凉的墨色,风拂过林梢的声响,恍若天地在轻轻吐纳。枕着远处溪流的呢喃入梦,连梦境都染着青绿的山色。

晨光中的官鹅沟,揭开了“陇上小九寨”的真容。但它从不是谁的仿作——叠翠峰峦撑起蓝天,深浅不一的绿意在山间流淌,溪水敲击岩石的脆响,是山灵最本真的絮语。飞瀑如白练垂落,将西北的苍劲与江南的婉约融进氤氲水雾里。行走其间,不觉放轻脚步,生怕惊扰这片山水酝酿了千年的诗意。



在宕昌县城关镇的“伊荣马三头炒肉片”店里,热腾腾的面片就着盖碗茶下肚,旅途的疲惫顿时消解在醇厚汤香中。转道兰州时,夕阳正亲吻着城市天际线。国庆的车流让行程慢了下来,看华灯初上如星河倾泻,倒成了认识这座城的别样方式。夜宿既定,我们迫不及待扎进正宁路夜市的人海。在二十多分钟的等待后,《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牛奶鸡蛋醪糟终于捧在手心,葡萄干与花生碎在甜糯汤汁里碰撞,瞬间抚平所有奔波。

十月二日的清晨,是被辣子的焦香唤醒的。马安军辣子牛肉面前早已排起长龙,甘谷辣椒在热油里淬炼出的醇厚辣意,裹挟着筋道面条直击味蕾。额间沁出的细汗,是味觉苏醒的见证。
水车园的古老木轮将黄河水舀起又洒落,飞溅的水珠在晨光中闪烁如碎金。我们绕着水车追逐那些转瞬即逝的彩虹,相机里存录的不只是光影,还有黄河奔腾的脉搏。黄河母亲雕塑前,石质的温柔在晨光中流淌,我们站在雕塑投下的阴影里,仿佛也被纳入了那个永恒的怀抱。

中山铁桥的探险成了此行最诗意的注脚。我们踏上这座钢铁骨架,脚下铁板被岁月磨得温润,桥下黄河裹挟着黄土高原的呼吸奔涌向前。白塔山的石阶掩在斑驳树影里,登至半山回望,铁桥如长虹卧波,整座兰州城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山顶的风穿过亭台楼阁,带来远方炊烟的气息。
这趟旅途的美好,藏在官鹅沟的晨雾里,落在牛肉面的红油里,凝在转动的水车里,更镌刻在每段相伴的时光里。昨夜九点归家时,满身还沾着黄河的晚风。

徐萱波,网名珊瑚,格律诗词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