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刘博士〈百花集〉之点滴》
文/李小万 图/谦坤 编辑/谦坤
品读刘尚礼博士的《百花集》,深感科学与诗意的交融,生命与自然的共鸣。这部以花为核心、跨界融合科学与人文的独特诗集,它以“一花一首”形式,创作了百余首诗词集作品。
其一,以花为镜,照见生命的多样与珍贵。诗集源于对“花”的纯粹热爱,如“序言”中友人以“夏有凉风入夜,冬有红梅映雪”写花之美。
其二,以“一花一首,一首一花”的结构,将每一种花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既有牡丹、梅花等常见花卉的经典咏叹,也有“越有特色越与众不同”的小众花卉的专属礼赞。他原了百花的独特性,更隐含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每一种花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其三,以“科普为主、文艺为从”的定位,将花的生物学特性与诗意表达结合,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花的“内在逻辑”。例玫瑰既有“带刺”的形态特征,又用“荆棘丛中藏娇蕊”,来比喻坚韧与美丽的共生;写莲花对“出淤泥而不染”的科学观察与哲学思考。这种诗风打破了“科学文学”的刻板印象,让诗词既有“科学之真”,又有“艺术之美”。
其四,博士本可以在专业领域深耕,但他用诗词拓展了人生的边界,证明“专业与爱好”“理性与感性”可以相互滋养。他是“医疗工作生活的升华丰盈”,也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种跨界精神,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无论身处何种领域,都可以用文字记录生活、传递情感,让生命更有温度。
其五,以“尘世风光正好,门外白衣最妙”的豁达,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而对百花“根茎叶花果种”的细致描绘,则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它像一杯清茶,让浮躁的心慢慢沉静,重新发现身边的美好。
刘尚礼博士的《百花集》,是一部用科学眼光看花、用诗意心灵写花的作品。它让我们明白:科学与诗意从不矛盾,理性与感性可以共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一部作品,恰如一朵绽放的鲜花,为我们带来自然的芬芳与精神的滋养。
【艺术家李小万先生简介】
李小万,在英湘籍长沙市人,60后(退休干部),字子暮,号书堂居士,笔名“筱闻”、“绪行”,大学文化,中共党员。
现为中国职工音协(国家级)音乐家、一级作词、艺术家;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会(广东)会员、作家、书法家、诗人;湖南省音协会员、广东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粤港澳大湾区(9+2)教育/书法研究院研究员、早教专家,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广东省作家(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书法家、湖南省岳麓诗社诗人、湖南省散文学会散文作家;长沙、清远两地音协会员;长沙雷锋书画院、欧阳询书画院、清远诗书画院书法家;清远作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