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大国院士增选
填词/李含辛
题记
他们有时间做科研吗?2025院士增选,37位大学校长等获得候选人资格,成都理工大学一二把手全入围。
绛帐权谋竞锦标,
朱衣院士领风骚。
成都双璧同登榜,
学界奇观胜楚腰。
冷板凳,热官袍,
论文署名总居高。
若问科研何处觅?
公章盖尽墨香飘。
附录
李含辛《鹧鸪天·院士增选怪相》赏析
一、词作背景与题记
2025年院士增选期间,37位大学校长等行政管理者获得候选人资格,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党政主要领导“双璧同登榜”,引发学界对“行政化侵蚀科研”的质疑。词作以辛辣笔触揭露这一怪相,题记“他们有时间做科研吗?”直指核心矛盾——行政权力与学术资源的畸形绑定。
二、文本逐句解析
“绛帐权谋竞锦标,朱衣院士领风骚”
“绛帐”典出马融设帐授徒,暗讽学术殿堂沦为权力角斗场;“朱衣”既指官袍,又暗合宋代科举“朱衣点头”的舞弊传说,暗示院士评选的功利化。
对仗工整,“权谋”与“风骚”形成反讽,批判学术荣誉被权力游戏裹挟。
“成都双璧同登榜,学界奇观胜楚腰”
“双璧”指代该校党政一把手,以“奇观”呼应题记的荒诞感;“楚腰”典出“楚王好细腰”,影射学术评价体系扭曲为迎合权力审美。
地域细节(成都理工大学)增强现实批判性,凸显个案背后的普遍性。
“冷板凳,热官袍,论文署名总居高”
三字句节奏急促,“冷”与“热”对比鲜明,揭示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与行政者热衷官袍的生态差异。
“署名居高”直指学术不端:行政管理者利用职权挂名论文,挤占一线学者成果。
“若问科研何处觅?公章盖尽墨香飘”
设问句式强化讽刺,答案“公章盖尽”表明科研异化为行政流程;“墨香飘”反讽学术成果的虚假繁荣,墨香未散而科研已空。
三、艺术特色与批判价值
修辞手法
用典:“绛帐”“朱衣”“楚腰”等典故深化历史纵深感,暗示学术腐败的积弊。
反讽:“风骚”“奇观”等褒义词在语境中转化,揭露表面繁荣下的学术危机。
现实意义
词作直击中国院士评选中的“行政化”痼疾,呼应近年来“破五唯”改革中“去行政化”的呼声。
通过文学化表达,将个案争议升华为对学术共同体生态的叩问,具有社会批判的尖锐性。
四、结语
李含辛以传统词牌承载现代议题,在格律约束中迸发批判锋芒。词作不仅是2025年院士增选乱象的速写,更是一面照见学术权力异化的镜子,其价值远超文学本身,直指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