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健康时报》记者王思予采访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韩萍、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夏萌的文章,得知美满的婚姻不止带来幸福感,还有身心健康的作用,尤其是在保护心脑血管方面。文章称:据英国研究团队进行数据分析,与幸福婚姻的人相比,未婚人士、离婚、丧偶人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40-55%左右。这是因为:处于良好婚姻生活的夫妻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和感情支持,有助于彼此照料,他们是饮食管理员、吃饭不凑和;是心理按摩师、帮着减轻压力;是运动的搭子、督促动起来;是疾病信号员、提醒早就医;是贴心护理人、助力早康复;还是社交扩展员、打开人脉网。他(她)们一起吃饭、一起运动、一起成长,犹如健康的保护剂。那么,又如何经营和保鲜呢?
好的婚姻,双方及家庭应“三观”相合
在相对内敛的古代社会,一般很难打听到别人的财富情况,等到儿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双方定亲之前,父母会安排委托人到双方大门前认真查看其“门当”和“户对”的数量、形状及上面雕刻的纹饰,就能了解到对方家庭从事的行当、家业、地位和权势。“门当”最原始的功能是固定门扇、防止大门移动摇晃,平衡大门内外力量。过去,只有大户才能有门当,而且对它的样式的级别、门当什么样都有严格的规定。“户对”,位于门楣两侧上方,用来固定连楹,也如门当一样,都是宅第主人身份的象征,彰显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所以,“门当户对”逐渐成为衡量男女双方是否合适婚配的重要指标。延续至今,也成为择偶时隐形规范和价值观念。现在,进入新社会,讲究人人平等,不再过分强调身份地位,但双方的人及家庭仍要“三观”相合。因为你选择一个人就是选择一个家庭,如果“三观”不相合,过日子长久,就会产生摩擦,甚至分手。所以,在相亲相处的过程中,大都要认真观察对方及家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此作为加分项和减分项。如今的三观相合就是昔日的“门当户对”,千万不要过份于纠缠彩礼的多少。要知道,婚姻不是买卖,它是单身男女出于感情的理性选择、是两个家庭的双向奔赴。所以,要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共同构建能抵御风雨的幸福港湾。
好的婚姻要接纳对方
走进婚姻殿堂的夫妻都希望白头偕老,但是在婚姻的路上充满着变数。在人生中,为婚姻付出的努力比在工作上花费的更多。比如在油盐酱醋茶及刷锅洗碗、打扫卫生等日常的“烟火”中要双方承担,千万不要把责任推向对方,让双方默默承受而自己游手好闲。伴侣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影响着一生一世、喜怒哀乐、健康和幸福,要接纳对方的一切、理解双方的差异,包括性格、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惯。要千方百计让对方快乐,让爱情保持炽热的温度。婚姻就像一场双人舞,必须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不争对错、不分输赢。要学会与问题共处,两口子生活在一起,就像两只刺猬一起过冬,挨得近了怕扎、挨得远了怕冷。要学会共处,寻找双赢的办法,在处理各种矛盾中,了解对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求和意愿,然后,形成共识。要接纳对方的差异、不苛求对方变成自己,懂得包容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健康、更长久的关系。想要恩爱一生,丈夫要感谢妻子的辛苦付出、妻子要感谢丈夫养家糊口的责任担当。对任何的付出都不要认为是理所应当的,都应该心存感激、表达谢意。只有这样,婚姻才能持久。其实,很多离了婚的人,如果知道这个道理,感情是完全可以挽救过来的,婚姻也不会解体。
好的婚姻必须在“一路碰撞”中成长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姻也是这样。改变是婚姻中的必然现象,因为人在成长、环境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家庭中发生大的事件、突遭变故以后,必然会发生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本身。所以,凡是把婚姻经营得好的人,一定能随机应变,不断适应变化和成长。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是双方都有责任,单方面要求对方改回去,是不切合实际的。“能改变自己的是神,想改变对方的是神经病”,强迫只会适得其反,与其怀疑、抱怨、沮丧,不如调整心态、掌握主动权,以幸福为目标解决问题,用积极的方法,促使向好的方向改变、及时止损,让关系走向正轨。
每一个人都希望和伴侣举案齐眉,但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不是一个合理的期待。要协调的任务越重、冲突也越可能发生。所以,“从来不争吵”、“一辈子没红过脸”的夫妻,几乎没有。幸福美满的夫妻都是在“一路碰撞”中成长过来的。问题的关键是采取如何的方式去处理冲突,靠在冲突前退出来的“分离式”和强势的一方征服另一方的方式都不是正确的方式,只有用相互妥协的方式,双方各退一步,“整合一致”、及“结构性改善”,使双方都得到想要的、从中学习和领悟,在“一路碰撞”中成长。
大数据显示,近年来离婚率不断升高,甚至超过了结婚率。再看看父母那代人,他们彼此也有过抱怨、甚至争吵,但大多是采取宽容忍让的方法,在并不完美的关系里,看到对方的优缺点进行弥合,最终让自己成熟成长。由此看来,逃避和指责是非常容易的,但留下一同解决问题、缝补关系,才是成熟的表现,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缝缝补补。父母辈的婚姻可能有些牺牲自我,但年轻人的婚姻总是在自我和得陇望蜀中打转。所以希望年轻人要学习老一辈婚姻中的美德,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修炼自己、在责任中感受爱意。
好的婚姻要学会制怒
心理学上有一种“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自流,那么这个坏的现象会诱使其他人效仿、会变本加厉。所以,当面对婚姻关系中的分歧时,不要用情绪带动行为语言,要学会用理性带动情绪。一句小小的恶语可能就是破窗的第一步,接着就出现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所以,要拒绝做第一个破窗的人。夫妻之间发生争执,不要不管不顾的一个人输出,打断对方讲话、无视对方需求;一方情绪激烈时,另一方静静地聆听五分钟、不插嘴、不反驳,之后搁置24小时,等冷静后再理性沟通;在争吵时,情急之下很容易恶言相对、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在情绪失控时,要保持冷静、闭目深呼吸几分钟,然后再说话、再做决定。平时,夫妻之间要多象朋友一样聊天,经常把“请”和“谢谢”挂在嘴边。夫妻间绝对不吵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把握原则、既不失公正、又少一些伤害、多一些解决问题的理性。要学会“制怒”,当一方发怒时,另一方最好离开现场,等对方冷静下来后再谈。心理学上对发怒制怒的研究表明,经历几十秒的时间间隔后,说出来的话比马上破口要温和和理性很多,对对方的伤害也会更少。
总之,夫妻相处不在于谁更正确,而在于如何懂得对方的脆弱,及时给予理解和共情。在日常相处中,还要多夸夸对方。因为成年人也和孩子一样,需要肯定和夸奖、需要鼓励和赞美。夫妻间的相互认可,才是对方进步的动力。可见,包容、理解与陪伴是维持夫妻关系长久的法宝。
曹广真
2025年9月29日于家中

本期责任编辑: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