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晨读朝阳,月寄中秋
每日初晨推开窗,总见朝阳从楼宇缝隙里钻出来,像被谁悄悄铺开的金箔,轻轻覆在窗台的绿萝叶上。我总说这是“读朝阳”——读它初升时的羞怯,染得天际一片绯红如醉;读它攀升时的热烈,把流云烧成漫天锦绣;读它高悬时的明朗,让每一粒尘埃都闪着光。一天读一轮,算来人生不过三万余日,若能日日如此,也该有三万次与晨光的私语。可偏有阴云蔽日的清晨,雾霭把天空织成灰蒙蒙的网,朝阳藏在网后不肯露面;又有连绵秋雨的时节,雨滴敲打着玻璃,把晨光敲得支离破碎。这般算来,一生能真正读得朝阳的日子,竟要折去大半。
朝阳从不等谁,它踩着固定的节律,从东海的浪尖跃出,又向西山的林梢沉落。你若贪睡赖床,错过了那抹最初的橘红,它便头也不回地向上走,只留你望着渐亮的天空懊悔。古人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原来千年前的叹息,竟与此刻的心境如此契合。它从不会错过你,每个清晨都准时赴约,是你在半梦半醒间,把晨光关在了门外;是你在忙碌奔波中,忘了抬头看一眼头顶的晴空。读得多与少,从不是朝阳的偏心,全在人心里的勤与懒。你若愿意早起一刻,便能接住它递来的第一缕温暖;你若总把“下次再看”挂在嘴边,便只能在午间的喧嚣里,回想晨光的模样。
不去读朝阳,心中怎会有晨光?那些日日与朝阳相逢的人,眼底总闪着亮,仿佛把晨光揉进了眼眸。他们知道哪片云彩会先被染透,知道哪只鸟儿会第一个掠过晨光,知道露水在晨光里会折射出怎样的彩虹。这份细碎的美好,像一粒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长成一片明亮的林。即便后来遭遇阴云密布的日子,想起那些晨光璀璨的清晨,心中的阴霾也会被悄悄驱散——原来光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我们主动去遇见。
再有一天,便是中秋了。晨读朝阳的日子里,竟不知不觉,等来了月亮的圆满。昨夜路过巷口的桂花树,已悄悄缀满了细碎的花苞,风一吹,便有淡淡的香气漫过来,像是在预告中秋的临近。古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尚且有缺有圆,何况我们读朝阳的日子?那些错过晨光的清晨,或许就像月亮的弦月时光,是为了让我们更珍惜圆满的时
刻。
中秋的清晨,想必朝阳也会格外温柔。它会穿过带着桂花香的风,把光芒洒在晾晒的月饼模具上,洒在窗台摆放的兔儿爷身上,洒在老人早早备好的祭月果品旁。白日读罢朝阳,待到夜幕降临,便能坐在庭院里,看月亮慢慢爬上来。月光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院中的石桌上,把茶杯里的茶映得清亮。此时再想起清晨的朝阳,竟觉得晨光与月光是相连的——朝阳把温暖留在白昼,月亮把温柔捎给夜晚,就像我们的日子,有明亮的时刻,也有静谧的时光,都是生命里珍贵的馈赠。
有人问,一生能读多少轮朝阳,能赏多少回中秋月?其实答案早已写在每一个清晨与夜晚里。你若珍惜每一次与晨光的相遇,便不算辜负朝阳;你若珍视每一次与圆月的重逢,便不算辜负中秋。就像此刻,我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知道朝阳又要来了;也盼着两日后的夜晚,能与家人一同举杯,共赏那轮圆满的中秋月。读朝阳,是读岁月的明朗;赏中秋,是赏人间的团圆。这人间的美好,从来都不在遥远的将来,而在每一个“今天”里——今天的朝阳,今天的月光,今天的陪伴,都是此生独有的风景。
莫等“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想起错过的晨光与月色。岁月从不是循环的沙漏,而是单向流淌的河,朝阳不会为迟到的人回头,中秋的圆月也不会为缺席的人多悬一刻。但好在,每个清晨都是新的开始,每轮中秋都是新的邀约——愿你能在往后的日子里,既守得住晨光的明朗,也拥得住月色的温柔;愿你读朝阳时,眼底有光,心中有暖;赏中秋时,身边有伴,杯中酒满。更愿你懂得,生命中所有的珍贵,从不是“等以后”,而是“趁现在”:趁朝阳正好,把晨光揉进日常;趁月色未晚,把团圆刻进心房。如此,即便未来有阴云掠过,心中的光也不会熄灭;即便岁月流转,记忆里的中秋月色,也永远清亮如初。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