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遇雨 》
作者/王砾
朗读/老菩提
五点多醒来,写了日记就没有困意了,起床后先是把行李搬到车上,回到房间见老赵正在洗澡,隔窗望去,整个城市像扣在一口巨大的黑锅里,不远处传来了沉闷的雷声,瞬间猛烈的雨点砸向了窗外的铁皮房顶那声音像无序的打击乐,震耳欲聋!
老赵换上了一件白色的T恤,米色的休闲裤习惯地系在了T恤的外面,他一边擦着头发一边说,好大的雨呀!看来我们只有冒雨去象鼻山了!
快到九点了雨终于小了一点,老赵开车想在街上找个米粉店,但不知道为什么多数米粉店都是关门的,后来在象鼻山附近找到一个早餐店,进去一看有各种米粉,老赵找到一个安静靠窗的地方坐了下来,我到前台要了两大碗米粉又添加了牛肉,然后把煮好的米粉端向了老赵,老赵熟练地把各种调料放进碗里,我说你吃米粉很在行!他兴奋的边吃边说,桂林米粉远近闻名,他抬头看一下周边没人,便接着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后,秦始皇微服游览桂林山水。他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下酒。来到漓江一看,哇,漓江里的鲤鱼多得用手都能抓到!于是秦始皇大吃特吃,一餐不知道要用多少条鲤鱼才炒得出一碗。这可急坏了鲤鱼王,他赶紧用大米磨浆制成了类似鱼须和鱼肚的食物,即米粉和切粉,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为赞赏,从此桂林米粉得以流传开来。
我说,这个故事肯定是你自己颠倒出来的,他没有辩解,只是微笑。
我们吃完了米粉,可雨却没有停的意思,我俩坐在小吃店的门口,看巷子里撑伞的人们匆匆走过……
象鼻山就在红墙的那边,与我们近在咫尺,可因为大雨,只能坐在这里等待了。
老赵起身走到一处无人的房檐下点燃了一支烟,悠闲地吸了起来,吐出来的烟雾很快就在雨中消散。他扔掉烟蒂,朝我做了个出发的手势。
象鼻山是桂林的街心公园,我们走在去象鼻山的人流中,人们撑着的伞像鲜花一样在雨中绽放,我的旅游鞋已经完全被雨水浸湿,老赵怕弄湿了鞋走得很慢,他已经被我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走过小桥,不远处就看见那尊类似大象的巨石站在漓江的岸边了,它把前腿和象鼻伸进江水里,永恒地保持一个姿态饮那漓江的甘泉!它守候着,守候着它的漓江,守候着这座诗一样的城市,它的形象镌刻着动人的沧桑!
对岸停泊的那几只游船,在雨水的冲刷下颜色更加艳丽,她们在雨里静静等待着,等待着游人的光顾……
我看见老赵撑个大伞扶栏远眺,我走过去站到他的伞下,指指石像问他,你知道它的传说吗?老赵说"唐代李靖征南蛮时得白象踏云助渡,战后化山镇守;明代徐霞客记载其水月洞为军事要塞,抗战时期民众避袭,赋予“护城神象”新内涵。
我接着说,壮族传说中,猎人阿象为救龙女化身白象战死,龙女相拥化为象鼻山与穿山,隔江相望。
他听我说完,哈哈大笑,然后把伞偏向了我,我俩并肩踩着雨水走过小桥回到车里!雨似乎下得更大了,雨刷在车窗前努力地摇摆,可前面的路仍然很模糊,天气预报说荔波无雨,看来得三个小时以后老赵才能冲出大雨的围困!我把自己紧紧地捆在副驾驶的座椅上,沉沉地睡去…………
等我醒来时,连绵的群山飞快地向后面退去,退去!在道路的转弯处偶尔能看见我们行驶在桥梁上,看来这条高速路除了桥梁就是隧道,老赵早就把大雨甩在了桂林,我们要去的荔波就在前面了!
傍晚入住世纪博豪酒店,酒店的前台,是一位年轻的少妇,她长着一张娃娃脸,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她的背上背着一个熟睡的小姑娘!她热情地给我办理了入住,闲聊时她告诉我,她们是水族的,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民族!
不知道睡在妈妈背上的小姑娘什么时候能醒来,也不知道小姑娘几岁了?
✍【作者简介】
王砾:笔名,王玉,石乐,任职于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业教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高教摄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曾多次发表于《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画报》《中国煤矿报》《哈尔滨日报》《散文》《诗林》《新青年》等刊物以及《东方学院报》等百余幅并获奖。
🎤【朗读者简介】
老菩提: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黑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朗诵联盟会员。主要诵读作品曾发表于:中央广播电视台央视频官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凤凰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喜马拉雅、中国有声阅读等国家和地方官网媒体。
并在《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中国朗诵联盟首届“颂读”大赛》《美国普林斯顿艺术节》《2021全球华人迎中秋诗意音乐会》《2023年CCTV全球爱华诗歌枫叶春晚》等赛事交流获奖。
🖨出品 / 華 | 夏 | 之 | 聲
📝作者 / 王砾
🎤誦者 / 老菩提
💽樂源 / Q音
🖼圖源 / 網絡
🖥編輯.製作/河北郡青 大理艾果
✍ 主編 / 塞北囬眸一笑
🎧監製 / 山東濟南德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