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图片
五、荆州城隍庙的故事
起初,城隍爷并未拥有固定的庙宇。直至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在位的赤乌二年即,即公元329年,城隍庙才出现文字记载。从这一记载,便可隐约窥见当时民间祭拜城隍神的广泛程度。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书·慕容俨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开府仪同三司慕容俨奉命镇守郢(yǐng)城,此地即现今湖北省荆州市。彼时,南朝梁国派遣数十万大军,将郢城围得水泄不通。城中兵力薄弱,粮草匮乏,且无外部援军。
梁军自正月发起攻城,直至六月,长达五个月之久。慕容俨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却始终奋力坚守。他曾亲率部下,数次以奇兵战术出击,成功击溃梁军,致使敌军伤亡惨重。
城中原本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神祠——虚号为城隍神庙。平日里,每当人们遭遇诸如祈雨、蝗灾、瘟疫等棘手之事,都会前往城隍庙里虔诚祈祷,以求保佑,消弭灾祸,据说颇为灵验。彼时,慕容俨困守郢城,顺应士兵与民众的意愿,亲自率领众人至城隍庙,恳请城隍爷大发慈悲,解救郢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后,他大力倡导祭祀城隍神,每日皆如此,使之逐渐成为官员的一项职责与惯例。梁军以“狄洪”截断了郢城对外的水陆交通,致使郢城沦为一座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孤城”。
所谓“荻洪”,乃是以“荻”草捆扎而成、置于水中用以扼阻航道的障碍物,那“荻洪”漂浮在水面上,连绵数里之长,江路被堵得严严实实,形势万分危急,忧虑与恐惧的阴霾如乌云压城,仿佛要将郢城摧毁。

说来着实奇异,慕容俨亲自主持清晨的祭奠祈祷仪式刚一结束,刹那间,飓风陡然狂起,一时间飞沙走石,天地仿佛被阴霾遮蔽,陷入昏沉黑暗之中。江面更是惊涛骇浪翻涌,江流仿佛被截断一般。南朝梁国犯军设于航道之上的阻拦之物——“荻洪”,瞬间被吹得七零八落,碎片飘洒于两岸,江路就此畅通无阻。城内守军见状,大喜过望,皆以为是城隍神灵率领天军前来相助。
主帅慕容俨即刻披挂整齐,跨上战马,率领步骑兵勇猛杀出重围。与此同时,群众连放大炮三声,擂鼓助威。此役直杀得梁军人仰马翻,溃不成军,最终铩羽而归。郢城百姓,也因此化险为夷。
这,便是关于祭祀城隍神最早的史料记载。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