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里走出的星辰
作者:孙培棠
说起来,我与冯德翎大校的缘分,是在《艺术百家》的一次次活动中结下的。这类文人雅集,我们俩都是常客。每回活动散场,各自回家,总会不约而同地磨墨添笔,将当日的见闻感触,熬成一篇文章,晒在各自的媒体平台上。因着这份共同的、近乎本能的“舞文弄墨”的癖好,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对方。他的文字,有山石的硬朗,又有溪流的温润;我的感怀,大约也合了他的脾胃。于是,点赞、分享,或发上一段长长的读后感,便成了我们之间最初的、也是最真诚的礼节。
日子久了,活动多了,我们从点头之交的“相识”,渐渐走进了“相知”的境地,成了可以推心置腹的兄弟。茶余饭后,聊起各自来路,我才得以窥见,他这颗不凡的灵魂,原是从那贵州的深山里孕育出来的。
他故乡的山水,想必是极其峻峭的。家中姊妹多,五六十年代的光景,山里人家的日子,是被“吃不饱饭,衣不蔽体”这八个字紧紧箍着的。然而,深山的贫瘠,没有压弯他的脊梁,反而养出了他一副不屈不挠的筋骨;岁月的艰难,不曾磨灭他的灵性,倒铸就了他一生勤俭的品格。最奇的是,这片看似只生长苦难的土地,却偏偏赐予了他一份惊人的数学天赋。那些在旁人眼中如同天书的复杂符号与公式,于他,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初高中的数学考试,于他不过是信手拈来的游戏,回回都以满分独占鳌头。有些题目,连老师也要蹙眉苦思,他却能轻而易举地化解。那时节,他该是山里最耀眼的一颗星,用一支笔,便算尽了山外世界的辽阔。
后来,这颗星子选择了投身行伍,成为一名空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烽火里,想来也有他青春的身影。因着那份过人的数学才华,他被安排到徐州空军后勤学院,当了一名数学教官。从此,方程式与坐标系,成了他报效国家的另一种武器。然而,这理性的、严谨的军旅与教学生涯,并没能困住他感性的、丰盈的文心。除了与数字打交道,他最大的消遣,便是写诗、写小说、写散文。这习惯,从他青葱年少,一直延续到两鬓飞霜,尤其是在离休以后,文学,更成了他念念不忘的归途。

作为空军后勤学院的二级教授,更是明代文豪冯梦龙的第十七代后人,冯德翎大校的身上,便有了这样一种奇妙的融合:大校的军衔予他刚毅的底色,文人的血脉则赠他细腻的笔触。他的诗词,譬如那本《散曲风》,便是这般“刚柔相济”。你能从“字里行间,读到军人的赤诚与豪迈,如北地的松风;一转笔,却又透出古典的含蓄与明快的现代感,似江南的烟雨。这风骨与文心,在他笔下调和得恰到好处,自成一番“散曲”的韵味。
他的小说,则更见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深沉的人文关怀。从《寻寻觅觅》《是非谣言》到《吕洞宾夜郎国演义》《观音外传》,他在历史的烟云与现实的土壤间自由穿行。他写神话传说,却不甘于复述,偏要借吕洞宾的酒杯,浇现代人胸中的块垒;他写世情百态,目光锐利如刀,将人间的“是是非非”剖析得淋漓尽致。这背后,是一条核心的脉络在流淌:那便是“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共生”。先祖冯梦龙那“借笔墨写世情”的魂灵,仿佛在他身上得到了延续;而数十年的军旅生涯,又确保了他的笔,始终是热的,贴着这片土地的温度在跳动。
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在日常生活里,竟也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困惑”。他的为人处世,生活做派,常被人诟病。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一根筋”,不懂得变通。听到这些,冯大校也只是豁达地笑笑。他曾对我推心置腹地说:“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的生活习性我自己掌握。我有我的活法。”
他承认,自己在生活细节上,确有与大众不同的地方。但他这一生,为人谦和正直,追求的是一身正气,传播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说:“只要我爱国爱党,为国家服务的意志从没有动摇过,我堂堂正正做人,真真切切地干事,上对待起国家,下对得起基层群众,我就心满意足啦。”至于自己身上那些所谓的“毛病”,他看得更开,“这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上本没统一标准。我不受他人左右,我过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冯德翎大校了。他像一颗从遥远山野里挣脱出来的星辰,带着数学赋予的理性之光,与文学点亮的感性之焰,划过长空。他曾在战场上守护家国,也在讲堂上启迪后学,最终在文字的方寸之间,找到了灵魂的安顿之所。外界的纷扰评价,于他,不过是浮云过耳。他安然地,也是骄傲地,活在自己构建的那个兼有铁的纪律与花的芬芳的世界里,知行合一,自得其乐。能结识这样一位兄弟,是我此生难得的福分。
作者 简介
孙培棠(曾用名:大海滩、许旭),徐州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
《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文学爱好者。在乡镇担任通讯员时期,先后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铜山报》及省、市、县电台发表稿件500余篇。退休后重拾文学创作,已出版:
文集《人生交响曲》(30万字)
散文集《百花飘香》(25万字)
长篇小说《乡村风情》(27万字)
主要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大美徐州》(一部家乡文化的壮丽史诗)荣获2024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一等奖。
散文《放歌磨盘山》获“翰墨流芳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
《愿做党需要的那颗螺丝钉》在“喜迎二十大,初心不改”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中共徐州市机关工委“见证精彩、时代印记——喜迎二十大”文学、摄影征文中荣获优秀奖。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