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韩振宝

有时猛然回忆起人民公社大集体的农村生活,还是有点留恋的。
在乡下,在我们这些泥腿子的俗人生活里,爱是简单的,又是宝贵的;情是朴素的,又是美好的;心是直腾腾的,又是让人暖暖的。在社员间,平素的生活,来往着平凡的人;平常的日子里冒着轻轻的炊烟,飘着淡淡的谷香。渴了,舀一瓢凉水灌它一肚子;热了,捧起河水洗把脸,那也是酣畅痛快的。人啊,那平平常常的广阔天地的岁月,不少时候还是半饥饿状态,可是还有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快乐。大家没有忧愁,在平凡的劳动里,追求着为国家与集体多作贡献。劳动一天后,一群年轻人夜里跑七、八里去外村看电影,很是惬意。那改土治水、修水渠打机井平整土地干大寨田,追求着粮棉上纲过江的伟大目标,让人感到朴素里的充实。特别是送公粮那队伍,真是壮观。社员们朴实的爱心里想的是国家,想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把公粮捡净、嗮干,表现出新时代农民一心为公的思想情操。那时候,谁家的粮食让打了回来,那就真丢人了。
那时的多数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副业,生产大队有全村的副业,大家铆着劲往前赶,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千方百计提高社员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那时的农耕生活,队里牛马成群,农忙时节,抢收抢种,男女老少齐上阵,争先恐后,人欢马叫。在那纯洁的朴素里,邻里之间,互通有无,以诚相待。一个院里的人家改善生活,相互送着吃,邻里是一家,邻里是亲人。平碗借面,凸碗还面,自觉而主动。大家相处,心都是热腾腾的。
吃饭时,不约而同,都端着碗来到那门楼儿下或大槐树下,边聊天,边吃饭,饭菜都是一个水平,谁也不笑话谁。那饭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开开心心的,仿佛谁也不会有“三高”。还有,那时谁家有事,帮忙都是自觉主动的,是不要报酬的。帮人者会感到帮忙的满足和付出的自豪。邻里建房,全队人都想着去帮助,若因特殊情况没有帮忙,自我还会有愧疚感。这种朴实互助的民风,荡漾着暖暖的爱意,几百口人的生产队,几千人的大村子,社员们的善良与真诚把大家和睦地连结在一起,人人都有相处的快 乐与幸福。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日子还真值得珍惜!

2025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