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庐玉语·山居书香”(吴琼小小说读书会)系列稿件之五
小小说 大世界
——在《琼庐玉语·山居书香》(小小说读书会)上的发言
文/温暖之心
各位读友、兄弟姐妹、各位同学、吴琼老师: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吴琼老师的小小说作品,我虽然能力有限、水平不高,但必须认认真真讲两句。我最大的感受是:小小说,大世界。
10多天前,吴淑娟老师亲手将《琼庐文集》交到我手中时,我就知道自己应该关注小小说,关注吴老师,关注我们这场读书会。为此,我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回忆我所了解的吴琼老师。当然,我对吴琼老师了解的几乎唯一渠道,就是我家萧老师。说实话,我从没见过他如此频繁、长期、专注地关注一个人。他对吴老师的过往经历、当下动态、新作时评都是迅速而热烈的。由此可以推知,吴琼老师是极有文学魅力的,他的人生阅历和创作经历恰似一滴露珠,映射出太阳的七色光芒。小小说,大世界,这是一个貌似渺小的个人奋斗历程的投射。正如此书序作者杨晓敏老师所说,行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吴琼老师是人文荟萃的商洛大地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的作品描写了融入城市之难又返乡无路的窘境,这是时代的无奈,时代的悲哀。”正所谓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其次,浅谈我所了解的微型小说。大概是因为我我们我家萧老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迷,我也在繁重的工作和家务之余,多少关注小小说或者说微型小说的发展。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家订阅的三份杂志就是《家庭》《辽宁青年》《小小说选刊。其中,《小小说选刊》四封精美、作品唯美、越读越美,可在三五分钟内读完千把字的人间传奇,颇有当代聊斋的味道。我看吴琼老师的《唱着生活的男孩》有身残志坚的不屈,《一里一里的阳光》有少年追梦的执着,《1983年的雨鞋》有父母恩情的共鸣,《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有流行金曲的诗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斗室之内,风云变幻。小小说大世界体现在匠心营造之后的绝妙点化,让人产生一种“原来如此”“妙不可言”的顿悟与共情。吴琼老师的小小说已然看不见所谓的技巧,这是踏雪无痕的功力,是炉火纯青的艺术。
再次,畅想我追求的读书活动。云蒙山居的修建与落成,是我们家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发挥山区的公益作用,也是我们俩的共识和心愿。在这里,已经举行过好多次朋友聚会、文友聚会、爱故乡暑期分享会,但是像今天这样主旨鲜明、中心突出地举行一位作家、一部作品、一种题材的读书会,还是首次。我祝愿大家交流坦诚、分享走心、问答高效、收获满满。作为云梦山居主人,我竭诚为大家服务,并期待类似的主题读书会成为云蒙山居的常态,使这里成为麻坪镇向马永红学习的又一个公益之所、爱心之地、学习之处。这样看来,世界是个大舞台,舞台只是小世界。今天的读书会本身就像是一篇小小说,在大世界中弘扬着主旋律,传递着正能量。吴琼老师梦想将自己的私人书屋捐给老家,做个共享书屋留给家族后代,我和萧军老师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就甘做绿叶衬红花,让更多的文人、能人、名人到这里汇聚,为文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继承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琼庐玉语,山居书香。文友情谊,地久天长。衷心感谢大家光临云蒙山居,你们让这里阳光明媚,欢迎有机会再次赏光。祝我们的小小说里的大世界和大世界里的小小说艺术长青,生命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