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文/姜贝(河南)
秋风染黄了桂花
低头抛下一片祥和
明亮的月光芬芳了家乡
玉兔拖着圆圆的饼香
把时间平分
昼夜拉着长长的影
在天空点星星
亮晶晶的望着
火红的柿子
诉说着沉甸甸的丰收
鸟儿乘着悠闲的云朵
等待更散落一地
绵绵的暖暖的思量
我们与家人围坐一起
享受蒸蒸日上
满满当当的幸福安康
于烟火诗意中,品尽中秋情长——评姜贝《中秋》
姜贝的《中秋》是一首浸满生活气息的抒情短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中秋的专属意象,将自然之景与人间温情熔于一炉,让读者在文字间触摸到节日的温度与幸福的质感。
诗歌的意象选取极具巧思,且充满动态的灵动感。“秋风染黄桂花”“玉兔拖饼香”,以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与神话元素生命,桂花的黄、饼香的甜借由动词“染”“拖”具象化,仿佛能让人看见秋风拂过桂树、闻到空气中飘散的饼香,画面感与嗅觉体验瞬间拉满。而“火红的柿子”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是秋日丰收的标志性符号,那沉甸甸的红色,更暗合了中秋团圆的热烈与喜庆,让“丰收”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实物。
在情感表达上,诗歌遵循了“由景入情”的脉络,层层递进且真挚动人。开篇从秋风、桂花、月光等自然之景切入,营造出中秋祥和宁静的氛围;中间以“平分时间”“拉长身影”的细腻观察,暗含时光流转中对团圆的期盼;结尾落笔于“家人围坐”的场景,将前文的景物铺垫收拢,“蒸蒸日上”“满满当当”两个叠词,直白却有力地道出了团圆时刻的幸福安康,让情感从含蓄的景物描摹,升华为直白的温情告白,引发读者对中秋团圆的共鸣。
整首诗语言质朴无华,没有复杂的修辞与晦涩的表达,却如同一杯温热的茶,初读清甜,细品则满是回甘。它捕捉的不是中秋宏大的叙事,而是节日里最寻常的景、最朴素的情,正是这份“寻常”,让诗歌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唤起每个人记忆中关于中秋、关于家的温暖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