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四大名寺彩寄情
哈尔滨作者·赵忠全
四刹庄严岁月悠,佛光翠影亮人眸。
济南钟意传陈韵,湖北僧言绕古丘。
塔立栖霞祖庭颂,梅开景德国清讴。
梵音袅袅入三界,禅语声声满九州。
注,四大名刹是山东济南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和江苏南京栖霞寺。山东济南的灵岩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刹之首。灵岩寺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建筑,如千佛殿、辟支塔和墓塔林。千佛殿内有40尊彩色泥塑罗汉像,被誉为“海内名塑”。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与灵岩寺有着密切的联系。唐玄奘曾在此翻译经文,唐高宗、武则天、乾隆皇帝等都曾到访灵岩寺并留下诗词和纪念。江苏南京的栖霞寺是佛教“三论宗”的祖庭。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至今已有超过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隋高祖时期,栖霞寺在八十三州建造舍利塔中位列首位,唐高宗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现存大小佛龛二百五十四个,佛像五百五十三尊。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是汉传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后因智者大师(智顗)的建议更名为国清寺。宋景德二年改称"景德国清寺"。国清寺不仅是天台宗的摇篮,还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教义融合了南北佛教的精髓,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等理论为佛教信众提供了一条独特的修行路径。隋梅大雄宝殿东侧,建成有小巧玲珑的六角梅亭一座,亭前黄墙边有一株苍虬多姿的老梅树。相传为国清寺第一任住持灌顶禅师亲手栽植。湖北当阳的玉泉寺始建于东汉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最初由竺法兰主持创建。唐代时,寺庙更名为“玉泉寺”。尤其是作为天台宗的祖庭之一。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赐名“玉泉寺”,并多次派遣使者赠送佛像和经典,使得寺庙在宗教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七律 战国四君子赞
哈尔滨作者·赵忠全
战国争雄久有闻,四君史载更缤纷。
人称无忌八千将,心赞平原十万军。
楚地封吴忆黄歇,齐天为相念田文。
回眸爽唱英雄曲,提笔今朝颂彩氛。
注,战国四君子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楚之春申君即黄歇。战国时楚国人。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襄王病危时,用计使太子完乔装出关返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楚考烈王,以他为令尹,赐给淮北地十二县,号春申君。后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齐之孟尝君即田文。又称文子、薛文。齐湣王时,任齐相,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联合韩、魏攻楚、燕。赵之平原君即赵胜。战国时赵国人。相惠文王及孝成王。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号平原君。赵孝成王七年,秦围赵都邯郸,他在城中坚守三年,后率毛遂等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遂存赵国。魏之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时魏国人。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兵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遣将军晋鄙救赵,此时适逢秦遣使遍告诸侯:“吾旦暮且下赵,诸侯敢有救赵者,下赵之后,即引兵攻之。”,魏王听说后,下令晋鄙驻军边境,坐观成败。魏无忌收到姐夫平原君赵胜的求救后,义愤填膺,令魏王宠姬如姬窃得兵符,后与晋鄙合符,欲引兵救赵,晋鄙未得魏王令,拒不交权,魏无忌身旁勇士朱亥即出袖中铁锤,击杀晋鄙,夺取兵权,解赵之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