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
文/樊志刚 辽宁
空谷一幽兰,馨香随风散
隐在蓬草中,寻常看不见
不求邀众赏,无意争光鲜
生来品自高,娴静也安闲
霜枫
文/樊志刚 辽宁
秋山红叶美,经霜色愈浓
百花凋谢后,独立寒风中
凛然存傲骨,潇洒更从容
标世真君子,不与草木同
秋菊
文/樊志刚 辽宁
草衰花谢世,野菊独开迟
欣然此生意,临寒犹未知
友伴自鲜少,秉性耿且直
独来还独往,任人做笑痴
三花喻志,风骨凝诗——评樊志刚《幽兰》《霜枫》《秋菊》
樊志刚这三首咏物短诗,以幽兰、霜枫、秋菊为载体,避开常见的景物描摹,直抵花草的“精神内核”,将自然物象与君子品格深度绑定,字句质朴却力道千钧,如三幅水墨小品,勾勒出“不趋俗、有傲骨”的生命姿态。
《幽兰》写“隐者之境”。诗人不写幽兰的形态,只聚焦其“空谷”“蓬草中”的生长环境,与“馨香随风散”的内在芬芳形成对比;“不求邀众赏,无意争光鲜”两句,直接点出幽兰的淡泊——它的“品自高”,不在众人追捧的光鲜里,而在“娴静安闲”的自洽中,活成了不向世俗献媚的隐者模样。
《霜枫》书“勇者之骨”。“经霜色愈浓”是全诗的眼,它跳出“红叶美”的表层审美,直击霜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