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引路,乡愁归心——国庆首日返乡路上的家国共鸣
图/柯善北/《中华建设》杂志社社长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2025年10月1日,国庆76周年的喜悦正浓,《中华建设》杂志社柯善北社长驱车返回湖北阳新老家的途中,用镜头定格下这幅让人心潮澎湃的画面——蜿蜒的回乡路两侧,路灯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舒展,那抹炽热的红,既是国庆盛典的生动注脚,更镌刻着这片红色土地的峥嵘记忆。
阳新,这座鄂东南的革命老区,曾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烈士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土地革命时期,阳新儿女前赴后继,近20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独立的长城,让“红旗不倒”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如今国庆日里路灯杆上飘扬的国旗,正是对这些烈士功勋的最好告慰——他们当年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在76年后的今天,正以繁荣昌盛的模样,迎接每一位归乡的亲人。
白色轿车行驶在缀满国旗的路上,恰如无数普通中国公民的缩影。当国庆的第一缕晨光与这一面面国旗相遇,心中涌起的不仅是节日的自豪与归乡的温暖,更有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这“国旗迎家人”的场景,在国庆首日更显深意:国旗是烈士们用生命染红的信仰,如今它化作家乡的“迎宾礼”,仿佛在对归人诉说——你们奔向的家园,是先烈们曾誓死捍卫的山河;你们庆祝的国庆,是无数英魂期盼的盛世。
10月1日的阳新,国庆的欢歌与老区的红色记忆交织。这一路国旗相伴的归途,让普通公民的家国情怀有了最具体的落点:我们欢庆的“国”,是烈士们用牺牲换来的太平盛世;我们眷恋的“家”,是这片红色土地孕育的温暖港湾。国旗飘扬处,既是对往昔功勋的铭记,也是对当下幸福的珍视——在祖国生日这天踏上归乡路,每一面国旗都是一句“生日快乐”,每一次抵达都是对“家国永安”的深情告白。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