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十)
上海知青在铜鼓
作者:谢云峰(江西)
第十章 收豆苗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收豆苗的季节了。
只见一排排的梯田遍地金黄,秋风吹来掀起一浪又浪的波涛,随着空气的流畅,散发出一股清香。一串串垂头弯腰的谷穗,好似向人们点头哈腰,似乎感谢辛苦的农民把它们哺养长大,茁壮成长,终于结出硕果,以报答人们的恩赐。每丘金黄的稻田,周围都被绿油油的豆苗包围,把农田包围得水泄不同,似乎是稻谷的卫士,保护它们不受侵害。
走近面前,才知道绿色的叶子有些变黄,绿苗内挂满了绿色粗壮的豆夹,成熟等待着采摘。
这一天,王华带领八名上海知青,挑着空粪箕朝那片丰收的景象走去。
到达豆苗采收地,王华先做了示范:首先右手握紧豆苗的底部,用阴劲将黄豆蔸处连根拔起,并撒落泥土。然再放入粪箕内,待放满了再放入另一个粪箕……依此类推。
王华边做边说:“大家拨豆稿的时候要注意,手必须握住下面的杆,要用阴劲,慢慢地往上拔,不要使劲地用猛力,很容易用力过猛未站稳往后摔倒。”
周华说:“好的。大家都要掌握要令,按照王阿姨说的做。”
王英说:“知道啦!但做起来不一定能办得到,我们先试一试吧!"
接着他(她)们都去拔豆稿了。这时只见蔡明在田堘的开头拔第一株豆稿,先是用右手慢慢地往上拔,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有的不耐烦了,就用双手使劲一拔,豆稿是拔出来了,可人也往后一倒,摔了一跤,还好是在田头路边,如果在田堘中段摔倒在下丘田里就啰嗦了,不受伤也会很痛。所以不能急燥,一定要用阴劲拔。
大家都吸取教训,慢慢地拔,就是拔不出也不用猛力啦。特别不要用双手去拔。
他(她)们拔呀拔,不知不觉就快到中午十二点啦!他(她)们把扯好的豆苗全部装入粪箕,然后挑起担子,就收工回家了。
……
吃完午饭,午休以后,下午就将上午扯回来的豆苗进行修剪和整理。首先一根根地将豆苗上的叶子全部摘掉,剩下豆杆和豆夹,每十根扎成一束,然后挂到竹篙上凉晒。
他(她)们把扯回来的几担豆苗倒在禾坪里,九个人围着这堆豆稿四周而坐。
王华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叶子摘去?又为什么要十根绑在一起架到竹篙上晒吗?”王华笑了笑继续说:“我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把叶子摘去。因为叶子会挡住太阳的光线,影响豆夹晒干的速度,把叶摘去了太阳光可直接照射豆夹。而且叶子摘下来可以给兔子吃。再说一下为什么要十根扎成一束呢!因为十根扎成一束可以分叉架在竹篙上,便于干爽得快些。多了会相互遮挡太阳光,不容易晒干;而少了就架不住,容易掉下来。”
周华说:“原来是这样。大家认真仔细地搞好。”
陈峰接着说:“这些我们根本不懂,听了王阿姨的讲解,我们也基本上知道了。我们一定认真仔细地拣好。”
江英也说话了:“真是让我们长知识啦!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劳动,让我们掌握了农村生产的许多技术。真得谢谢王阿姨!”
大家一边拣豆苗,一边聊天,真是非常开心,一点都不觉得劳累和闷气。
当拣到差不多一半时,李青的手突然被什么刺了一下,非常的痛,并尖叫起来:“什么东西刺了我一下,好痛哦!”
王华赶紧走过来,把李青的豆稿看了一下,原来在叶子上有一个绿刺蛾,准是被它制了:“李青,别怕。我进去给你把胶布和明矾水拿过来。”随即去屋里拿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华说:“李青,来了。我先用胶布把毒和刺粘掉,再用明矾水冷敷,过一会儿就会好的。”王华很快就帮李青处理好了。
李青客气地说:“王阿姨,谢谢你!"
王华回答说:“不客气!”
然后,大家继续拣豆苗。这以后大家都特别注意有没有绿刺蛾……(待续)
中华常用西药系列七律诗麻醉及神经药之六
七律 茴拉西坦
晓言(江西)
大脑功能改善灵,调和抑制性神经。
增加糖氧细胞吸,传递乙酰回忆醒。
毒素入侵防损害,痴呆障碍预难听。
儿童孕妇不该用,肝肾弱虚需减停。
中华常用西药系列七律诗麻醉及神经药之七
七律 哌替啶
晓言(江西)
人工镇静合成药,用似吗啡机制能。
缓解创伤中重度,降低血压扩充层。
短期疼痛皆麻醉,呼吸难通尽可应。
癌症避开当莫使,外科分娩理先登。
七律 咏菊(嵌句:满园花菊郁金黄)
晓言(江西)
满园花菊郁金黄,秆直时为半曲藏。
枝叶披针深绿色,根须插土浅银光。
冰霜水冻何风惧,白雪雨侵由雹忙。
饮酒品茶常作伴,药医祭奠诉衷肠。
七律 翠云草
晓言(江西)
卷柏多年生草木,翠云沾露气盈鲜。
植株低矮叶缘齿,薄片卵形身体边。
喜暖恒温环境适,爱荫枯腐沃岩牵。
雅优秀丽阳台美,蓝绿荧光亮眼前。
作者简介 :
谢云峰,笔名:晓言,网名:叱咤風雲,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大学文凭,中级职称,89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全国中青年改革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省市知名报刊及媒体平台发表千余篇论文、文章及诗歌,并有获奖。在《中华山水诗刊》任总编,在当代诗人作家档案认证平台认证为金牌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