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罪大恶极”“心狠手辣”这些本带贬义的词,被小学生郑重地用来形容家人;当“臭味相投”“蛇鼠一窝”这类俗语,成为她眼中“幸福一家人”的注脚,这篇《童言里的烟火人家》便以最童真的错位,撞开了成年人对“家”与“爱”的固有认知。
作者强军先生没有急于纠正童言的“谬误”,而是顺着语文老师的视角,将文字背后的生活图景缓缓铺展:清晨早点铺里的热气、校门口递来的肉包子、藏在衣柜里的糖果、抢着做家务的身影……那些被孩子“用错”的词语,在柴米油盐的细节里一一找到温暖的注脚——“罪大恶极”是父亲无所不能的担当,“心狠手辣”是母亲对生活的勤恳,“老谋深算”是祖辈藏在细节里的疼爱。
这篇散文最动人的,正是对“童真视角”的珍视与解读。它让我们看见,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复杂的褒贬,只有纯粹的感受:家人的每一份付出,都被他们用最鲜活(哪怕错位)的语言收藏;而一个家庭最珍贵的幸福,从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藏在“抢着洗碗”“偷偷留糖”里的默契与牵挂。
在成年人习惯用标准定义生活的当下,这篇文字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遗失的纯粹——原来“家”的真谛,早被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写透:不过是一家人围着烟火,彼此牵挂,把平凡的日子过成热气腾腾的诗。(510字)
【散文】
童言里的烟火人家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九月的晨光总带着点懒怠,斜斜地漫过小学教室的玻璃窗,在泛黄的作文本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年轻的语文老师指尖捏着红笔,目光落在那篇题为《幸福的一家人》的作文上时,先是愣了愣,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罪大恶极”“心狠手辣”“老谋深算”这些沉甸甸的词,像颗颗饱满的豆子,被郑重地撒在“爸爸”“妈妈”“奶奶”的名字后面,结尾那句“臭味相同,狼狈为奸,蛇鼠一窝”,更是让红笔尖在纸页上顿了又顿,最终只轻轻圈出了两个用词错误,却舍不得落下半句批评。
她想起作文的小主人,那个总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每天放学时都能在校门口看到她的家人:爸爸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手里总攥着个温热的肉包子,见着她就把包子递过去,自己则挠着头嘿嘿笑;妈妈系着沾了面粉的围裙,从早点铺的蒸笼后探出头,嗓门亮得能穿透人群,“慢点跑,书包别晃掉了”;奶奶拄着拐杖跟在后面,布兜里装着剥好的橘子,一片一片往孙女嘴里塞,眼神软得像棉花;爷爷背着孙女的画板,脚步虽慢却稳,还不忘叮嘱“明天要带的水彩笔别漏了”;姥姥和姥爷则骑着小电驴,车筐里装着刚从菜园摘的青菜,远远就喊“周末来姥姥家吃饺子啊”。这样一群人,怎么看都和作文里那些“贬义词”沾不上边,老师猜,许是小姑娘从哪本课外书里捡了些新鲜词汇,又觉得家人个个都“有本事”,才囫囵个儿地用上了。
果然,下午找小姑娘谈话时,她攥着衣角,眼睛亮晶晶地解释:“老师,我爸爸可厉害了!他能把邻居家坏了的收音机修好,还能帮王奶奶扛煤气罐,我觉得‘罪大恶极’是说他特别能干,什么都能搞定!”说着又掰起手指,“妈妈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做包子,能同时看三个蒸笼,还能记得每个老顾客爱吃甜口还是咸口,‘心狠手辣’是说她对自己特别狠,一点都不偷懒!奶奶最会藏好吃的了,知道我爱吃糖,就把糖藏在衣柜最上面的小盒子里,等我表现好就拿给我,‘老谋深算’是说奶奶特别聪明,能想出好多办法让我开心!”
小姑娘的话像颗小石子,在老师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她忽然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曾觉得爸爸是“大力士”,能把自己举过头顶;觉得妈妈是“魔法师”,能把普通的青菜炒得香喷喷。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褒贬,那些被成年人赋予特殊含义的词语,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形容“喜欢”“厉害”的另一种方式——就像小姑娘笔下的“各怀鬼胎”,其实是爸爸偷偷攒钱想给妈妈买条新围巾,妈妈偷偷学做爷爷爱吃的红烧肉,奶奶偷偷把孙女的脏衣服带回家洗,爷爷偷偷帮姥姥修好了漏水的水龙头,姥姥偷偷给姥爷的酒壶里掺了点水,姥爷偷偷给孙女买了她念叨了好久的童话书;而那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过是妈妈和奶奶抢着洗碗,爸爸和爷爷抢着倒垃圾,姥姥和姥爷抢着送孙女上学,每个人都想多为家里做点事,却又怕累着对方;至于“笑里藏刀”,是妈妈笑着说“今天的包子吃不完明天再吃”,却偷偷把最好吃的豆沙包留给了孙女;是奶奶笑着说“我不饿,你们先吃”,却把碗里的肉都夹给了爷爷;是爸爸笑着说“我不累,还能再扛一袋米”,却在没人的时候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周末的时候,老师特意绕到了小姑娘家开的早点铺。清晨五点的街道还带着点凉意,早点铺里却已经热气腾腾。爸爸正忙着给顾客装包子,额头上沁着汗珠,却不忘对着每一个顾客微笑;妈妈在灶台前翻炒着小菜,锅里的青菜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飘得老远;奶奶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一边择菜一边和邻居聊天,手里的动作却不停;爷爷正帮着收拾桌子,看到有小朋友来,还会多给一颗糖;姥姥和姥爷从门口经过,手里提着刚买的新鲜鸡蛋,径直走进后厨,姥姥接过妈妈手里的锅铲,姥爷则帮着爸爸搬面粉袋。一家人没有太多话语,却配合得默契十足,偶尔眼神交汇,都带着笑意。
老师忽然明白,小姑娘笔下的“臭味相投,狼狈为奸,蛇鼠一窝”,其实是最朴素的幸福——是一家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愿意守在一起;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心思,却都围着“家”这个圆心;是即使偶尔会有小摩擦,却依然会为对方着想;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知道家里有人在等自己。就像那笼冒着热气的包子,外皮普通,内里却包裹着满满的馅料,一口咬下去,全是家的味道。
后来,老师在小姑娘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家人真的很‘厉害’,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彼此,也爱着你。希望你能一直记得这份温暖,等你长大以后就会知道,这样的‘一家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
再后来,小姑娘的作文被贴在了教室的宣传栏里,引来好多同学围观。有同学问她:“你爸爸真的‘罪大恶极’吗?”她骄傲地挺起胸脯:“当然啦!我爸爸什么都会修,还特别疼我!”其他同学也纷纷说起自己的家人:“我妈妈才是‘心狠手辣’呢,她每天都要工作到好晚,就为了给我买新文具!”“我爷爷‘老谋深算’,他总能找到我藏起来的玩具!”教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那些被成年人视为“贬义词”的词语,在孩子们的嘴里,变成了最真挚的赞美。
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模样,心里暖暖的。她忽然觉得,或许成年人应该向孩子学习,少一些对词语的刻板印象,多一些对生活的热爱与真诚。就像小姑娘一家,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华丽的语言,却用最平凡的举动,诠释了什么是“幸福的一家人”——不是锦衣玉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一家人守在一起,彼此牵挂,彼此温暖,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夕阳西下的时候,早点铺的生意渐渐淡了下来。爸爸把门板卸下来,妈妈开始收拾灶台,奶奶把孙女抱在怀里,给她讲着过去的故事,爷爷坐在一旁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姥姥和姥爷则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看着天边的晚霞,手里还剥着橘子,准备等会儿分给大家。橘红色的晚霞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远远看去,像一幅温馨的画。
或许,这就是小姑娘想要表达的“幸福”——一家人在一起,哪怕用错了词语,哪怕平凡无奇,却依然充满了爱与温暖。就像那些被她误用的“贬义词”,在爱的包裹下,也变成了最动人的情话,诉说着一个普通家庭最朴素、最真实的幸福。(2437字)
共2849字 2025年9月29日于宝鸡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